作为这个时代的第一个古人,我必须以出众的表现,独树一帜,让人感觉到有趣。这就如同清代文学家李汝珍在《镜花缘》中所描绘的情景。
与众不同,就是不跟大家一样。这种特有的风格,不仅可以用作谓语、定语或补语,还能形容某人的能力或品质特别出色。它带有一种偏正式的感觉,是异乎寻常、独出心裁和独具匠心的代名词。
相对而言,如果是司空见惯、平淡无奇或者习以为常,那就失去了这种与众不同的魅力。而押韵上,它可以和杖履相从、得婿如龙等词汇搭配使用。
这样的文化氛围,在古代尤为盛行。在灯谜中,这样的题目也很受欢迎,比如三个人物要找出的共同点就是“与众不同”。
英文中,我们可以用out of the ordinary, with a difference or unusual来表达这一概念。而在我们的语文同步学习材料里,如小学九册课文第四篇中的《我的“长生果”》,也强调了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要有新意,才能够让文章生动有趣。
至于成语故事,我想起商朝末年的事例。当时,因为造鹿台,姜子牙跳水潜逃,而杨任则上殿劝谏纣王。纣王愤怒之下,就命令挖掉他的眼睛。但杨任的心灵并未被损伤,他的怨气感动了道德君,从紫阳洞得到了一双带手的眼睛。自此以后,与众不同的杨任便跟随姜子牙辅佐周文王灭商。这段历史,就像一朵奇葩般在儿童们耳边悄然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