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武帝太康盛世揭秘其治的辉煌篇章

晋武帝的太康盛世:揭秘其治的辉煌篇章

宽松政策是西晋初期立国精神的体现。公元268年,晋武帝诏书中明确指出:“为永葆我大晋江山,现以无为之法作为统领万国核心。”同年,又向郡国颁下5条诏书:一曰正身,二曰勤百姓,三曰抚孤寡,四曰敦本息末,五曰去人事。当年曹魏王朝奠基者曹操实行宽松开放、节俭求实治国方略,但曹丕渐趋严厉。皇帝为了满足私欲,将强大的物质重负转移到百姓身上。面对这一情况,晋武帝提出无为而治的强国方略,是最适合不过的。

改章易制

晋武帝称帝后总结前代教训,对曹魏政府束缚防范宗室感到不满,因此实行五等封爵之制,把大批同宗叔侄弟兄封作王。即位始一次封二十七人,以后又陆续增封至五十七王,并允许诸王自选内长吏。此外委任几位宗王统领重兵出镇战略要地,用以拱卫首都洛阳。这一措施加强了宗室权势,对西晋政局影响极大。

提倡节俭

晋武帝把原御府珠玉玩好分赐臣下自己不留,又削减各郡国对皇室贡调,不禁止乐府排演开支较小百戏,只停止制作游戏田猎器具。在用人方面尽量不计旧怨启用某些原属于曹魏集团官吏,如许奇、谯周、文立等人。

颁布律法

泰始四年(268)正月,晋武帝批准颁行新律,《泰始律》因初施于泰始年间史称《泰始律》,是由汉律和魏律基础上编纂完成并在次年实施的一部法律,其特点是“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与《张杜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被誉为儒家化第一部法典,其主要内容包括刑名、法例、盗律、贼律等共620条27657个字,比前代放宽了许多,对女子判处也有从轻从宽意图,有利于巩固司马氏江山。

军事

西晋成立初期,大封功臣多家族被封公侯,在短时间内共封57个王500多个公侯,为稳定巴蜀人心任用原蜀汉官员,为收买心非采取“一朝天子一朝臣”惯用手法,而采取拉拢收买办法稳定各级官吏,以确保社会过渡平稳。由于见到东吴未灭全国未统一,他开始运筹帷幄准备击灭东吴结束局面。

两派意见针锋相对,最终坚定地站在主战派,一方面做好灭吴准备工作,一方面通过恩惠瓦解吴军士气,最终实现了统一国家的大业。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