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664年—710年7月21日),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州)人,祖籍陇西郡上邽县(今甘肃天水),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出身于名门望族,上官家世显赫,高祖父曾任北周幽州太守,曾祖父在隋朝时任江都宫福监,而她的祖父上官仪更是唐高宗时的宰相。
因其家族遭受政治牵连,上 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配没掖廷。在掖廷为奴期间,她不仅能吟诗作文,而且明达政事、聪敏异常。十四岁时,即以才华惊人的姿态被召见,当场出题考较,以优异的成绩赢得了武则天的赏识,被免去奴婢身份,让其掌管宫中诏命。
随后,上 官婉儿因文才而得以提升,每次草拟诏令,都能准确无误地体现出她对国家大事的深刻理解和精湛技艺。她还主持风雅,在朝廷中品评天下诗文,一时间词臣纷纷向她求教,《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
然而,她也因为过度依附武三思而引起太子李重俊的猜忌,最终在景龙元年七月,与韦皇后及安乐公主一同被杀。尽管如此,上 官婉兒仍旧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她不仅有着卓越的地位,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墓志铭记载,其十三岁便被封为才人,并且墓志上的谥号惠文,是由后来的一段复杂事件所致。在当时,由于她与张柬之等人的关系,以及对李重茂立储政策的一些支持,这导致了她的最后悲剧结局。但正是由于这些经历,使得她的形象更加鲜活,更值得我们今天去回顾和学习。这位金牛座下的巾帼宰相,不仅是中国古代女性史上的重要人物,也是文学艺术领域中的佼佼者,为后世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