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背后的历史秘密
《兰亭集序》不仅文章朴素、富有表现力,更在书法艺术上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历来为人所称颂。它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的集会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名篇佳作。这篇序言疏朗简净而韵味深长,突出地代表了王羲之的散文风格。且其造语玲珑剔透、琅琅上口,是古代骈文的精品。
《兰亭集序》在骈文几个方面都有所长。在句法上,对仗整齐,如“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仰观宇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两两相对;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都无斧凿痕迹。语言清新朴素自然,而议论部分文字简沽富有表现力,在用典上只用浅显易储典故,这样朴素行文与东晋对代雕章琢句形成鲜明对照。
更大的成就在于它的书法艺术。通篇气息淡和空灵潇洒自然,用笔遒媚飘逸手法既平和又奇崛大小参差,有精心安排艺术匠心,又没有做作雕琢痕迹自然天成。在相同字中各写不同,如“之”、“以”、“为”,各有变化特别是“之”字达到了多样与统一效果,其文书法具有高艺术价值,与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稿》苏轼《寒食帖》并称三大行书书法帖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的表现了王羲之一种气度凤神襟怀情愫得到了充分展现古人称王羲之一种行草如清风出袖明月入怀堪称绝妙比喻。而这份作品确立中国書寫藝術審美標準,即氣韵中和雅正散淡簡遠技法穷微測妙推移無窮堪稱我國書寫藝術史上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