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664年—710年7月21日),复姓上官,小字婉儿,又称上官昭容,陕州陕县(今河南陕州)人,祖籍陇西郡上邽县(今甘肃天水),唐代女官、诗人、皇妃。出身于名门望族,上官家世显赫,高祖父曾任北周幽州太守,曾祖父在隋朝时任江都宫福监,而她的祖父上官仪更是唐高宗时的宰相。
因其家族遭受政治牵连,上 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配没掖廷。在掖廷为奴期间,她不仅能吟诗作文,而且明达政事、聪敏异常。十四岁时,即以才华惊人的姿态被召见,并且得到了武则天的青睐,被免去奴身份,让她掌管宫中诏命。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 官婉儿逐渐成为内外政务中的重要人物,不仅掌握了制诰之权,还参与处理百司奏表和参决政务,其权势日增。她深得李显和韦皇后的信任,在文学艺术领域也有所建树,不仅自己有诗作,也常帮助李显评定大臣们的诗作。
然而,上 官婉兒也面临着危险的政治环境,最终在景龙四年(710年)的唐隆之变中被杀。尽管如此,她留下了一段辉煌的人生,以及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一系列作品,其中包括《全唐诗》收集的三十二首遗诗。此外,她还与太平公主一起编纂了一份遗诏,以此来平衡各方势力,但最终未能避免自己的悲惨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