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羯座历史名人唐朝宰相卢承庆简介

卢承庆(595年-670年),字子馀,出身于河北涿州市的范阳卢氏北祖大房,是北周武阳太守卢思道的孙子,太子率更令卢赤松的儿子。他在唐朝担任宰相,并于76岁逝世。他的配偶是范氏,他们有两个儿子:长子卢景祚和次子景裕。成语“宠辱不惊”讲述的是他的故事。

人物生平

卢承庆出生于隋文帝时期,他的父亲卢赤松曾经认识李渊,在李渊起兵反隋后立刻投降并成为李渊的僚属。当李渊建立唐朝后,将他封为范阳郡公。由于其英俊的外貌、仪态庄重以及博学多才,他很早就受到人们注意。在父亲去世之后,他继承了家族中的爵位。

在唐太宗初年的统治期间,卢承庆先后担任秦州参军和考功员外郎,因一次清晰地汇报河西军情而获得太宗的赞赏,被升迁至户部侍郎。他还曾经因为对历代户口增减情况提供明确答复而再次获得提拔,不久又被授予检校兵部侍郎和知五品选职。但他坚持认为选官是尚书职责,不应由自己擅自行事,最终没有接受这一提议。

649年,当唐太宗驾崩后,其弟高宗继位,由于权臣褚遂良诬告之罪,LU 承庆被贬为益州大都督府长史;褚遂良又指控他在雍州失职,使得LU 承庆再次遭受贬黜。一年之后,他转任洪州长史;当高宗幸汝州温泉时,又被擢升为汝州刺史,并不久即召回京城任命为光禄卿。657年,大将苏定方击败西突厥使 LU 承庆负责分配土地给忠心耿耿的一些西突厥王族成员。

659年,在度支尚书一职上,LU 承庆被授予参与政务衔,即实质上的宰相身份。此时因涉嫌谋反而被流放前宰相国舅长孙无忌遭到进一步指控,LU 承慶与其他几位宰相共同调查此案,其中包括许敬宗,这个官员也是武皇后的党羽之一。在调查过程中,最终证实了长孙无忌谋反的事实,但同样因为处理度支事务不当,被免去官职改任润州刺史,然后又转往雍州担任长史,并赐予银青光禄大夫称号。

669年,再次被提升为刑部尚书,但很快请求退休得到批准,被授予金紫光禄大夫衔。这一年结束时,LU 承慶已经享受了七十余岁的人生旅程,而到了670年春节前夕,他病逝,从此进入永恒之旅。在临终前,对家人说:“死生如今理也,如朝暮常有。”最终选择以常服陪葬,不使用牲畜祭奠,只设立墓碑记载姓名和年代,没有过多华丽装饰,以示简朴与遗嘱。

人物评价

《笠翁别集》作者李渔评价 LU 执凛屡易判语:“乃出于怜才热肠,而心可佳,而事不可法,我虑开后世展转之门也。”

轶事典故

据记载,当 LU 执凛还是考功员外郎的时候,有一个监督漕运的大臣因遭遇风暴丢失粮食,被评定为中下等级。那位官员表现出了超凡脱俗的心境,没有任何表情退下去了。 LU 执凛看重这份气量,对他的表现表示赞赏,将其评级提高到中上等级。这则轶闻传唱至今,用以表彰别人的优点,也体现了 LU 执凛的人格魅力所在——能够识别并欣赏他人的卓越品质,即便是在逆境面前也不轻言抱负,更是不计较得失,无论荣耀还是困难都不让它影响自己的内心世界。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