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承庆(595年-670年),字子馀,出生于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市),其家族源自范阳卢氏北祖大房,是东汉大儒卢植的后裔。父亲为太子率更令卢赤松,曾在李渊起兵反隋时投效,并随李渊建立唐朝,被封为范阳郡公。
卢承庆俊朗有才华,他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并且深受唐太宗赏识。在政治上,他历任秦州参军、考功员外郎、户部侍郎等职务,并多次升迁。他因对历代人口动态的深刻洞察而受到赞赏,在649年被授予检校兵部侍郎和知五品选。此外,他还曾担任雍州别驾、尚书左丞等职。
然而,在权相褚遂良诬告下,卢承庆遭到贬官,最终被流放。后来他得以回京任光禄卿,但在660年因度支事务处理不当而被免官,最终退休。670年逝世,谥号定。
关于他的成语“宠辱不惊”,据说是由他在监督漕运官员时的一次事件所产生。这名官员因为遭遇风暴丢失粮食,被评中下,但他的反应非常平静,因此再次评为中上。这说明了他对于荣誉与困境都能保持镇定的品质。
至于家族成员,其记载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显示了从第一代到第五代的家谱结构,其中包括著名人物如太子率更令卢赤松和宰相兼文学家柳仲礼等人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