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典故中鸿雁传书源于何处社会上结婚为何需拜天地

古人结婚不仅要拜天地,还要拜高堂父母,夫妻对拜。这是因为他们视婚姻为遵循"天地之道"的人伦之本。因此,他们在结婚时要向天地发誓,对对方承诺终身负责,让天地神明作证,监督自己的行为。如果有违背,将受到神明的惩罚。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婚姻具有极其神圣的意义。男女婚姻是承载阴阳之性、配合而成的。在《后汉书》中记载:“夫妇之道,参配阴阳,通达神明,信天地之弘义,人伦之大节也。”宋代孙觉在《春秋经解》中说:“独阳不生,独阴不成。故有天则有地,有日则有月,男女之义,婚姻之礼,天地之道,人伦之本也。”

儒家认为,只有依靠于天地阴阳,这才有了男女之间的结合;只有通过这个结合,这才产生了父子、君臣等社会关系和伦理规范。

婚姻既是人类繁衍延续需要,也是对他人的承诺,无论贫富、健康或疾病,都需保持忠贞,不得抛弃或背叛,以示对上苍的守信。

中国古代将结婚视作一辈子的事,因为人们相信违背誓言会遭受报应。在宋朝,大文豪苏东坡曾说:“居富贵者不易糟糠。”这里“糟糠”指的是妻子,她被称为“糟糠”的原因出自《后汉书》中的故事:臣闻贫贱知难忘,但却不能忘记与自己共患难的妻子。

这段话讲述了一位名叫宋弘的大臣,他清廉直谏,并且以此获得光武帝器重。但当光武帝想让他的姐姐与宋弘结婚时,被拒绝,因为根据旧俗,在贫穷困苦时期结交朋友是一种不可忘怀的事,而与自己共度艰难岁月的妻子更是不可以抛弃。

晏婴也是另一位著名人物,他深受齐景公赏识,但当齐景公提议让他的美丽女儿嫁给晏婴时,他坚持原则,不愿意背离他年轻时候娶她为妻所做出的承诺,即使面对皇权威胁也不屈服。

还有一个关于史堂的人物,他因休弃老妻而遭恶报,最终自身亦死去。一同出现的情节还有裴章和梁恭辰,他们都因非分夺取家庭幸福而遭遇悲剧命运。而现代人似乎已经淡薄了这些传统价值观,对待婚姻随波逐流,却不知这种行为可能带来的长远影响。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