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导(生卒年不详),字季方,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东晋名臣、政治家与思想的光辉。
东汉末年,举孝廉出身,初为上计吏,历任太子舍人、秘书郎等。曹魏建立后,历任尚书郎、散骑常侍、陈留太守,册封关内侯。正始年间,去世,追赠光禄勋。
王导学问详博,通览群书,有“文质周洽”之称。他参与编纂类书《皇览》,制定《新律》。著有《人物志》,品评人才,为当时重要思想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在史载中,他曾被征召至尚书令荀彧处,与他讨论日蚀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被荀彧所赞赏。在黄初中,为尚书郎、散骑侍郎时,他受诏集五经群书,以类相从作皇览,对于明帝即位后,他被徵拜骑都尉,与议郎庾嶷、荀诜等定科令,又著律略论。
青龙中,当吴围合肥时,他提出以步兵五千和精骑三千先行扬声进道,以震曜形势,让敌军自乱,然后再引出敌军的后队,使其无法退路,从而达到不战自破的效果。这次策略得到了明帝的采纳,最终成功击退了吴军。
景初中,他受诏作都官考课七十二条,又作说略一篇,但最终未能施行。此外,还有其他多篇文章,如乐论十四篇等。
王导执经讲学,被赐爵关内侯,在文学上的成就显著,其作品如《赵都赋》、《许都赋》、《洛都赋》等辞赋作品,以及《人物志》、《乐论》等,都对当时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他是汉学向魏晋玄学过渡的重要桥梁,是东晋政治与文化发展中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