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遥远的过去,瑞士这个名字所指向的是一个凯尔特人的活动区域。公元前2世纪,这些部落曾经扩展到现在的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北部和西班牙,以及莱茵河流域广大范围。在他们的全盛时期,他们甚至成功地攻占了罗马城。聚居在现在瑞士国土内的是凯尔特人的海尔维部落。
随着日耳曼人不断向凯尔特人居住区域扩张,海尔维的部落决定向西撤离到高卢西南的大西洋沿岸,以避免日耳曼人的压迫。当恺撒统治罗马帝国后,他决定在瑞士建立一个受罗马控制的海尔维国家。尽管如此,恺撒死后继任者奥古斯都将海尔维的人并入帝国行省,现在瑞士范围正式纳入罗马帝国,当地开始了罗马化时代。
这段时间里,地方建立了罗马式行政系统,并兴起了一系列城市,如今仍然可以看到这些城市遗迹。修建通往罗马城的帝国大道也让当地居民能够更加容易地与外界交流。此外,教会也开始影响这里的情况。这一百年的黄金时代最终因日耳曼人对帝国的入侵而结束。
259年,一支日耳曼联盟渡过莱茵河,攻克了帝国边塞,从此进入战乱年代直至401年帝队撤出阿尔卑斯山以北地区。一旦日耳曼人统治始终,他们分为东西两个部分,其中勃艮第统治西方,而阿勒曼尼则统治中东部地区。在这种分割下,最终产生了一些小王国,这些王国相互征伐,最终于536年被法兰克王国统一。
然而,在843年根据查理大帝法兰克王国瓜分条约,将其再次划分成中法兰克和东法兰克两部分。而到了1033年,它又回到神圣 罗马帝国的手中,由于皇帝与教皇之间权力斗争导致德意志势力衰弱,而地方诸侯势力上升。这促使诸侯为了扩展自己力量而建立众多城市,如策林根家族推动成立今天我们见到的许多城市,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地方自治体制,为未来邦联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