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传说中,谛听是一位地藏菩萨的神犬伙伴,其来历与外貌颇具传奇色彩。据说,谛听曾是古代新罗王子金乔觉的一条忠诚白犬。在金乒觉修行75年的岁月里,白犬始终陪伴左右,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能化险为夷。金乒觉最终圆寂后,这只忠心耿耿的白犬也随其而去。
三年之后,当人们打开了金乒觉的棺木时,只见他面目如生、骨骼坚硬,就像经典中的“菩萨钩锁”一般令人惊叹。这不仅证实了金乒觉是地藏菩萨化身,更使得这只白犬被尊奉为神兽,并称之为谛听。
谛听的形象充满了各种瑞兽特征:虎头代表智勇,龙身象征吉祥,独角表明公断力,不容置疑;犬耳则体现出善良和聆听之心,而狮尾则展示了一份耐心与毅力。麒麟足则意味着四平八稳,以善良作为宝贵品质。这一形象集结众多瑞兽之长,被视作社会上的吉祥象征,有人称其为“九不象”,意指它既非真正的龙、虎、狮或麒麟,又不是寻常的狗,但却拥有这些生物所不具备的高尚品质。
民间信仰认为谛听具有九种气息,即灵气、神气、福气、财气等,每一种都有助于辟邪消灾降福护身。因此,它成为了许多虔诚信徒追求幸福安康和成功运势的心愿物。而在佛教中,谛听更被看作是对真实佛理深刻理解和聆听之人的象征,是能够洞察世间万物声音并顾鉴善恶的人才。此外,由于它能以“坐地听八百,卧耳闻三千”的能力而名声大噪,也有人将其称作“地音”。总之,在不同的文化层面上,“谛聽”的故事展现出了忠诚守护与超凡慧眼相结合的情怀,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美好的精神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