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长城历史资料中,谛听这个名字背后隐藏着一个关于忠诚和智慧的故事。它曾经是一只白犬,与地藏菩萨共度了75年的修行时光。在那段时间里,它不仅陪伴着金乔觉,一路苦修至终极坐化,也在其身边化险为夷。
据说,在唐·开元末年,金乔觉一位24岁的新罗王子,看破红尘,带着这只白犬来到了华夏大地。他们一起历经风雨,最终金乔觉圆寂,这只狗也随之去世,但奇迹出现,当金乔觉尸体被发掘时,它依然保持生前的模样,就像是骨头都变成了黄金锁链。
佛门尊称它为神犬谛听,因为它拥有超乎常人的聪明和洞察力,不仅能辨别万物的声音,更能深入人心,识别善恶与贤愚。这只神兽不只是形象独特,其身体结构也是充满了吉祥意义:虎头代表智勇、龙身象征吉祥、狮尾表达耐性、麒麟足则表示平稳可靠。
民间传言,这种生物能够吸纳九种气息——灵气、神气、福气、财气等,以此来驱邪消灾并降福给人们。而信仰者们相信,只要拥有这种“九不象”,即便是最微小的事物,也能带来巨大的变化,让家业兴旺孩子成长健康。
谛听这个名字源自于地藏菩萨坐下的通灵神兽,它原型是一个忠诚守护者的白犬。正如文殊菩萨有狮子般的智慧,普贤菩萨有象般的大德一样,地藏菩萨就有这样的忠诚守护者——谛听。《诗经》中的“中心藏之”意指心中存放真理,不论何时,都不会忘记这一点。这就是为什么谛听被视作一种内省与真实感知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地听”或“谛听”,在佛教中代表用心聆听真实法义,如同佛经中所说的“善思念之”。因此,在众多瑞兽中集结而来的谛听,被认为是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些法义的人类追求的一种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