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朝的历史上,张延赏家族是非常显赫的一家,他的父亲张嘉贞曾经担任过宰相,而他本人也在唐德宗时期担任宰相,并且他的儿子张弘靖也成为了宰相。因此,他们家族被誉为“三相张家”。当时的人们常说:“河东张,不寻常。”
张延赏出生名叫张宝符,早年因父去世而失去了家庭的支持,但唐玄宗召见他并赐予了“延赏”这个名字,这个名字意味着“向世间展现恩泽”,表达了玄宗对他继承父业和发扬光大之意。随后,张延赏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并被任命为河南尹。
安史之乱之后,当时中原地区陷入混乱,民众生活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 张延赏接替河南尹一职。他以身作则倡导节俭、疏通水利、安抚民心,使得河南逐渐恢复元气。由于政绩卓著,他被提拔为宰相,并负责管理国家财政收支。
当他就任宰相不久,就决心解决一个长时间拖欠未决的大案件。这桩案件深受争议,他决定限令狱吏十天内必须结案。但第二天,一份纸条出现在公案上,上面写着:“请您不要再过问这个案子了,我已孝敬您三万贯钱。”这份纸条上的金额让人震惊,但更令人愤怒的是这种直接行贿的手段。
第三天,又出现了一份新的纸条,上面仅有四字:“钱五万贯”。第四天,再次出现,“嚣张”的小纸条上写着“钱十万贯”。每一次价格都比之前高,让人觉得这是对正义的极大挑战。当第四次纸条出现时,張延賞感到无奈地说:“如果到达十万,那么连鬼神都能买通,还有什么事情办不到吗?我不得不接受这一现实。”
最终,这个问题不了了之,没有得到解决。这件事传开后,让人们认识到,即使是最高层级的人物,也可能会因为金钱而放弃原则,是一种严峻的社会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