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桑塔格简介
苏珊·桑塔格(1933年1月16日—2004年12月28日),一位在美国文学界留下深刻印记的作家与思想家。她的智慧和批判精神使她成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之一,名列波伏娃、汉娜·阿伦特等人的行列。在文化领域,她以其独到的见解和广博的学识而闻名遐迩。
出生于纽约曼哈顿,桑塔格在芝加哥大学接受了高等教育。她的一系列著作,如《反对阐释》、《激进意志的风格》以及《论摄影》,展现了她的多面性和深邃洞察力。特别是在2000年,她凭借历史小说《在美国》赢得了美国图书奖,这部作品不仅展示了她作为小说家的才华,同时也证明了她对历史与文化批评方面的卓越贡献。
除了文学创作,桑塔格还致力于评论与分析领域,对时代潮流、艺术品质及文艺作品都有着敏锐的观察力。此外,她对于摄影这一艺术形式也进行过深入探讨,将其视为一种既真实又虚幻的手段,以此揭示人性的复杂性。
遗憾的是,在2004年12月28日,苏珊·桑塔格离开我们,但她的思想和作品仍然激励着后世思考者们,并继续发挥影响力。
苏珊·桑塔格语录
世上最令人向往的是忠实于自己的自由,即诚实。这句话传达了一种对自我认同与坚持原则至关重要的心理状态。
符合一个现代社群的真正利益是公正。这里提醒我们,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都应该追求平衡与公允。
一张照片既是一种假在场,又是不在场的标志。这句话巧妙地揭示了摄影如何捕捉瞬间,同时也是时间流逝的一个象征。
思想打破生活平淡无奇。这句話强调思考可以带来改变,让我们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
人类无可救赎地留在柏拉图洞穴里,老习惯未改依然陶醉于并非真实本身而仅是真实之影像中。这句话用来形容人们可能被误导或迷惑,不愿意去寻找更高层次的事物或更深层次的情感满足,而选择沉浸于表面的娱乐或消遣活动中。
只要我们感到自己有同情心,我们就会感到自己不是痛苦施加者的共谋。我们的同情宣布我们的清白,同时也宣布我们的无能。在这段话中,作者通过描述同情心如何同时给予我们内疚感和力量感,从而引发读者对于道德困境及其内涵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