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立,字公渊,武陵临沅人,是三国时期蜀汉的一位重要谋臣。据史载,他的才能被诸葛亮赞誉为荆楚一带之奇才。刘备南征北战时,廖立曾经担任长沙太守,但在吕蒙偷袭荆州后,他脱身投奔刘备,被拜为巴郡太守。
随着时间的推移,廖立因自恃其才而对先帝(刘备)的治理方式提出批评,并且讽刺了其他一些官员,最终遭到废黜,只能成为平民。他在流放期间得知诸葛亮去世,对此深感悲痛,最终郁郁而终。
关于廖立的人物评价,有些记载显示他虽然有过卓越的才能,却也因为自己的傲慢和不满导致了自己的失败。例如,诸葛亮曾写了一份奏章,将廖立的过错斥责无遗,并最终将他废黜。此外,《三国志》中还提到了其他几位蜀汉高级官员,如彭羕、李严、魏延、杨仪以及刘琰,他们都因其才能或勇略而受到重用,但同时也由于各自的缺点和错误,而招致灾祸。
综上所述,尽管廖立在他的早年能够获得诸葛亮等人的赏识并担任重要职务,但他的性格上的问题和对他人的贬低最终导致了他的下台与死亡。这一事件也反映出古代社会对于人才选拔与使用的一种复杂态势,以及个人品质如何影响其政治生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