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济和尚(1130年—1209年),俗称为济公,原名李修元,是南宋时期的一位高僧。他出生于天台县永宁村,被誉为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道济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颠,但实际上他是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他撰有《镌峰语录》10卷,还有很多诗作,其中包括《净慈寺志》、《台山梵响》等著作。
懂医术,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他好打不平、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在民间留下了独特的形象。
关于道济其人,有多种说法。一部分史料记载他是一位具有浓厚传奇色彩的“神僧”,但是否真实存在是一个争议点。一些小说家将他塑造成一位智慧超凡、行为古怪的角色,如《花朝生笔记》的作者就认为,《济公传》中的濟公并非历史人物,而是根据南朝释宝志和宋代“呆行者”叶守一以及净慈寺“诋毁和尚”的故事艺术加工而成。
然而,从相关资料来看,宋代确实曾有一位法号称为道濟的禅师。例如,《武林梵志》记载:“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瞎堂远禅师敕住灵隐寺……淳熙三年(1176年)迁化。”如果按照《済颠僧传》的说法,即生的1192年,那么瞎堂远迁化时道濟还未出生,因此无法“就灵隐瞎堂远落发”。
此外,《净慈寺志》中也有类似的记述:“嘉泰初住净慈四年。”如果按同样的计算方式,则当时 道濟才九岁,这显然与历史事实相悖。此外,《北磵禅师论文集·湖隐方圆叟舍利铭》中也提到,“嘉定二年五月十四日坐化于净慈”。因此,可以推断出 道濟生于1148年的绍兴十八,并在1209年的嘉定二月十六日去世,享壽62岁。
虽然这些资料表明了他的基本信息,但由于缺乏更多具体记录,我们对他的生活细节了解有限。不过,他作为一个拥有深厚佛学知识的人物,以及以其医术帮助百姓解决疾病问题而闻名,对后来的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