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济和尚(1130年—1209年),俗称济公,原名李修元,是南宋高僧。他破衣烂衫,貌似疯颠,但实则学问渊博、行善积德,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道济擅长医术,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他好打不平、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美德,在民间留下了独特的形象。
关于道济其人,有史料记载他是天台县永宁村人,以出家在灵隐寺开始,后住净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他的诗作主要收录在《净慈寺志》、《台山梵响》中。虽然历史上对道济有不同的看法,但根据有关资料考证,他的确存在,并且生于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年),卒于宋宁宗嘉定二年(1209年)。
道济的禅学思想强调“禅非坐卧”,主张“修心见性”。他认为坐禅并非达到佛果的唯一途径,而是要通过明心见性来实现。在他的传记中,有一段著名的话语:“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这表达了他对于外在形式与内心真理之间关系的看法。
另外,他也提倡“随缘任运”,认为人的本质就是天然无邪,不需要刻意追求或改变。这一点体现在他的生活态度和行为上,如饮酒食肉,这些都反映了他对自然和自由生活方式的认同。
总之,道濟是一位具有浓厚传奇色彩的高僧,他以超脱世俗、坚持正义闻名,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使得他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