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与金瓶梅两大古典名著的故事差异

《红楼梦》与《金瓶梅》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多了一个情字。情,说大也大,说小就小,其实象征着精神的恋爱。想做到并不容易啊。与物质恋爱、肉体恋爱相比,精神恋爱更奢侈,更可遇而不可求。

清官难断家务事。在四大名著里,《红楼梦》尽写家务事儿。不仅如此,还有拜年过节、婚丧嫁娶和过生日等琐事。而在这些琐事中,又掺杂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生活,表面上是琴棋书画诗酒花,但暗地里仍然是忙碌不已,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只能说荣华富贵不过是一场大梦。

所以,即使是清官,也难断《红楼梦》的纷繁复杂。这本书养活了多少红学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些人只看到别人的问题,而有些人却能够从个体到天下,从天下回到个体。这本书,就是一大家子的经历。

家 家有本难念的经。贾府的大家族牵涉到了许多小家的命运,不仅如此,它还隐约地联系到了整个世界。每个人都羡慕贾府的辉煌,每个人也都期待着看贾府笑话。曹雪芹用这本难念的经来讲述了故事,让我们明白了“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等含义,这只是引子,更深层次的情感和故事需要慢慢去探索。

在《红楼梦》中,上上下下的男女老少,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本经,都有一副算盘,每个人都不简单啊。这就是所谓的心理游戏,把算盘当成经来念,把经当成算盘来打。在这个过程中,无论你是在计算利益还是计算感情,都无法逃脱循环,最终可能会陷入困境,不知道谁赢了谁输了?

王熙凤是个铁算盘,她以利息计较林黛玉以情感计较薛宝钗,她既把利当成了情,也把情当成了利,这让人们不得不思考什么叫做“聪明反被聪明误”。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难题,而在《红楼梦》,有人以智谋解决问题,有些人则以感情左右自己的人生选择,没有人能一次性全局考虑清楚。

除了薛蟠之外,被称为傻霸王的人其实只有他。而且还有两个角色——宝玉和黛玉,他们虽然傻,但不是装出来的,是真心实意。但他们这样的一对,却显得格外般配,因为他们都是独特的人,他们的心思超出了周围人的理解范围,所以彼此之间最合适不过了。

第六十六回借兴儿之口给宝玉画了一幅肖像:“我们家从祖宗直到二爷谁不是寒窗十载偏他不喜读书”,说的很高雅但实际上却混乱无序。当时外界认为宝玉模样俊美内心聪明,但他行事总是出乎寻常,“知子莫过母也”。林黛玉连想法都不同于别人,而她跟宝玉竟然很相似,就像是一个镜像,他们俩都是独特的人,对于轻重缓急没有共同见解,因此常被视作糊涂,但这种糊涂又特别值得珍惜,因为它代表了一种纯粹的情感追求,用付出换取快乐,用感情赤字作为荣耀。

在众多忙碌于大小事情的小人物中,只有宝黛二人沉浸于儿女情长,对世间鸡毛蒜皮甚至功名利禄都不屑一顾,一心只想对方。一见钟情,无暇左顾右盼,全神贯注,只因为对方才是真正的人间炊烟袅袅。一见钟情自然无法分散注意力,那么即便是在侯门公馆或民间浩荡街头巷尾,也许只有尤三姐与柳湘莲那段生死之缘才能匹敌其艳烈程度,如同绝唱一般孤立无援,又如空谷足音永远留在耳畔不能忘怀。

脂砚斋评道:“余叹世人不识emotion字,常把淫字当作emotion字,殊不知淫里无emotion,emotion里无淫。”尤三姐项下一横正气凛然;湘莲万根剑锋削去亦非虚妄。此乃正直之举,是至诚;而湘莲万根皆削,则系空虚,此乃至诚。此生抱定成为另一人的决心,以致身后魂魄未散仍旧寻觅君侧;此死抱定成为另一种生命形式,以致尸骨未冷已投入宇宙深处;故结语云“来自emotions天去自emotions地”,岂非尽情文字?再观此书,则全失其精彩矣,因而言之状若千军万马奔腾,大海波澜壮阔,可谓文豪笔下的风景色彩非凡,与其他小说相比,便显得淡泊明志者少矣。“则全失其精彩矣”。

尤三姐及林黛玉先后香消迹影。而柳湘莲及贾宝玉亦陆续遁入空门。与《金瓶梅》或其他描绘艳 情的小说不同,《红楼梦》以“love”(情)为主题,将其推崇至最高境界——精神恋爱,所以它是一部真正的情书,将一切转化为了对于“love”的赞颂,为的是展示如何将这份强大的力量升华并表现出来,使之成为文学作品中的核心主题。不过,由于是通过悲剧收场,因此使得所有那些美好的事情随即破碎殆尽,如同流星划破夜空,一瞬即逝,但留给我们的记忆却永恒存续。在这一点上,《金瓶梅》的影响力和广泛讨论似乎要稍逊一筹,它更多的是展现欲望满足、权力斗争以及性行为方面的问题,并因此获得巨大的关注度,而《紅樓夢》,则更倾向於探討愛與痛苦間複雜關係,以及這種強烈的情感對個體心理健康影響的事宜,這讓它成為了一部关于人类灵魂深处渴望与痛苦共生的伟大的文学作品之一。此外,由於這兩部作品各自擁有的獨特風格與內容,這樣將他們進行直接比較時,就會發現這兩者間存在著無數細微卻又重要差異,其中最為突出的便是對「愛」的觀察與描繪方式,這種差異讓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欣賞並學習這兩部經典佳作,並且透過對比,我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愛」背後所蘊藏的複雜性與多維度,並進一步提升我們對於自身感情生活和關係處理能力上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