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598.1.28或599.1.23—649.7.10),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杰出的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唐高祖李渊嫡次子,母为太穆皇后窦氏。
聪明果断,擅长骑射。少年从军,曾往雁门关解救隋炀帝。首倡晋阳起兵,拜右领军大都督,册封敦煌郡公。善于用兵,屡建功勋。在武德元年(618年)至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他亲自参与四场大战役:破薛举、击败宋金刚及刘武周、平定河北窦建德和山东徐圆朗的残部,以及重创突厥等多次战争,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赫赫战功。
武德九年(626年7月2日),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隐太子李建成和巢剌王李元吉,并被立为太子。此后,他辅佐父亲退位,即位成为第二任皇帝,在贞观初期,以文治天下著称,对内推行节约政策,加强中央集权;对外继续扩张疆域,与各民族保持良好的关系,被誉为“天可汗”。
在其统治期间,他深知吏治清明是国家安定的基石,因此注意整饬吏治,对地方官员进行考察并根据表现升降。他还重视经济恢复,并致力于文化教育的兴盛,使得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并使得人口逐渐增加到三百八十万户以上。这段时期被史称为“贞观之治”。
晚年的他撰写了《帝范》一书,用以教诲即将继承大统的儿子——晋王李治,不要效仿自己的一些过失,如奢侈无度和滥用权力。他告诫说:“我犯过许多错误,我希望你能避免这些错误。”
最终,在病逝前不久,他完成了《帝范》的撰写,这本书成了他留给后人的宝贵遗产之一。在他的去世之后,由他的儿子——已被立为储君的晋王李治继承大业,其间又有另一段辉煌岁月。但正如狮子的威严而坚韧不拔,就像这位伟大的君主一样,他们都是不可磨灭的人物形象,无论时间如何流转,都将被铭记于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