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儒学,就不可能会忘记朱子,他是儒学理学的集大成者,后代研究儒学知识少不得要研究朱家的资料。在古代冠礼是男子的重要仪式,服饰礼器都是有要求的。宋代士庶冠礼概况北宋,司马光将《仪礼·士冠礼》加以简化,制定了冠礼的仪式。仪式载于其《书仪》之中,规定,男子年十二至二十岁,只要父母没有期以上之丧,就可以行冠礼。他还根据当时的生活习俗,将三加之冠作了变通:初加巾,次加帽,三加幞头。
《朱子家礼》沿用了司马光《书仪》的主要儀節,但將冠年規定為男子年十五至二十,並從學識方面提出了相應的要求:“若敦厚好古之君子,俟其子年十五以上能通《孝經》、《論語》,粗知禮義之方,然后冠之,是其美矣”。
童子的服飾和禮器(1)童子服:双紸四衫、勒帛、采履。双紸,即雙髻,也叫總角,這是最普遍的小男孩發型,一般繪畫左右兩個髻,但也有認為是將髻做成兩個環,用紅色絲線扎系,這叫“紸”。兒童發型還有“鹁角”:留前發及兩側發,其餘剃去,上面下垂至額頭上,有兩邊頭髮編成辮,上面下垂。
在宋代,小男孩剃掉頭髮,只留一撮長毛,用彩帶束起這撮毛稱為“偏頂”,或留在頂端,用彩帶束起稱為“鹁角”。穿著四衩衫,這顯然是一種便於活動的衣服,与小男孩不穿裘裳、不穿帛襦袴相同。小男孩衣物通常稱為采衣,那用的是深色的布料,而裝飾上使用的是金色的邊緣。一說,小男孩衣物並沒有腰帶,但是胸口和袖口都有綁條,但到了明朝就開始使用腰帶了。而採履,即鞋子,在明朝也開始使用白色的鞋。
(2)初加:缁布帽,一件深衣、大带、纳履。在宋代,小伙子們喜歡用幅巾來取代缁布帽。
(3)再加:帽子,一件皂衫、大带、小鞋。在那時候,最常見的是纱帽或绉纱帽。而且,《宋史·舆服志》記載說:“士大夫尝好戴乌纱为顶。”因此,他们會穿着皂罗衫配上革带,并且系上黑色的小鞋。这类衣服在前後正中都有一条线缝合,这种类型的衣服在下摆处增加了一块布作为边缘或者膝部增加装饰,这样看起来像是用一条布拖拉,因此称为襕衫。大部分襕衫都是圆领形状。据说,在宋史中,说襕衫用的材料是细白布,还有腰间累积多层丝绵。而到了明朝则改为用对襟衫。但并无图画佐证待考。此外,当谈及系统时,大概与深衣搭配黑色的长靴。如果我们将注意力放在浅显易懂的话题,我们可以看到每个阶段所需准备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
(4)三加:幞头,一件公服、大带、小靴,或襕 衬(父无官者),纳靴。在幞头又名折上巾,有漆和纱两种,不同时代公服相同,都较为棱角分明,每个脚展开各长一尺二寸长。公服使用贮纱或纱罗绢制作,而袖宽约一米二而回肘。当进入到明朝时,又开始出现摆片连接后边,并由侧边系绳辅助固定。这也是一个变化过程,其中包括从儿童发式到成人发式,从简单到复杂,从轻松自由到正式庄重,再从单纯的一套规则逐渐演变成为一种文化传统的一个缩影。不过,无论如何,它们都体现出一种社会对教育价值观念中的严谨性,对个人品德培养上的关注,以及对未来社会角色扮演上的期待。不仅如此,它们还反映出那个时代的人们对于身份地位以及社会阶层之间差异认识更加清楚的情况。在这个背景下,每一步骤、一种装束,都象征着一个人走向成熟和责任承担的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