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观茶论》原名《茶论》,是宋徽宗赵佶撰写的关于茶的专著,因成书于大观元年(1107),故后人称之为《大观茶论》。全书分二十篇,详细记述北宋时期蒸青团茶的产地、采制、烹试、品质及斗茶风尚等内容,其中“点茶”一篇尤为精辟,反映了北宋以来我国茶业发达程度和制茶技术发展状况,为我们认识宋代茶道留下珍贵文献资料。
内容特色体现着智慧与生活的情趣。它将深刻哲理与简明扼要的论述相结合,将对火候掌握的要求比喻为“制造之功十已得七八”,强调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智慧;对于采摘时间和品次,它提出具体要求,如“用爪断芽,不以指揉”,并描述其形象,以提高人们鉴赏能力。
通过以上几点,可以发现《大观茶论》不仅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且立足当时代,全面介绍了有关知识,其内容精深而简明,对今天仍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此外,《大观茶论》的影响力巨大,不仅促进了中国古代各个朝代中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国古代美术文化,同时也极大推动了中国传统工艺品制作技艺及其艺术价值的形成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