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8年,秦国派出大批人马攻打各地的起义军。秦将王离带领大军围困了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之平乡镇)。次年,秦国大将章邯修筑甬道连到黄河,利用它给王离运送军粮。
这个时候巨鹿城内粮食空虚,士兵人数不足,张耳多次派人请陈馀前来援救。陈馀认为兵力不足,不能战胜秦军,不敢去救巨鹿。
张耳大怒,埋怨陈馀,并派张黡、陈泽前去责备陈馀说:“当初将军和你结为生死之交,现在眼看赵王性命不保,而你掌握着士兵几万人,却见死不救,当年同生共死的誓言哪去了?为什么不与我同赴秦军战死?况且我们还有十分之一二得以保全的机会。” 陈馀说:“我不会忘记当初的誓言,但是我兵力有限,我前往巨鹿不能拯救赵军,还会白白牺牲所有的军队。我之所以不与你一起赴死,是想留一个机会为赵王和你向秦报仇。”
张黡、陈泽请求陈馀出兵一起死战,于是五千人先试着进攻秦军,但在这时期,全体五千人的英勇奋斗都以失败告终。在此之后,由于项羽杀掉了那位既不愿意出兵助赵又阻止其他诸侯联合起来帮助赵的人——楚国上将宋义,他被任命为上将,这使他声威震动楚国并率领两万名楚勇士渡过黄河支援正在遭受重创的赵方。
项羽破釜沉舟,以一当十
项羽带领全軍渡過黃河,並將船全部沉没到黃河中。他下令炊具打破,将庐舍焚毁,每个人只帶三天干粮,以表示決心要拼盡一切生命力,只要有一丝希望,就會再戰到底。這就是成語“破釜沉舟”的由來。而項羽還說了一句激勵士氣的话,“我們這次出征,有進無退,一定要打敗敵軍”,這也體現了他的決斷力和領導能力,使得楚軍士氣高漲,一舉擊敗了強大的敵對勢力。
作壁上觀
然而,在項羽發動進攻之前,有燕、齊、魏等十幾路諸侯軍隊抵達巨鹿,但他們見到了強大的秦軍後,都害怕而退縮,只是在遠處觀望,這種行為就稱為“作壁上觀”。直至看到楚軍的大勝利,這些諸侯才明白自己的錯誤,並開始向項羽低頭認錯。
總結來說,大戰後,被俘虜或投降者包括苏角、涉间等著名將領,這場戰役對於最終推翻統治已久的大秦帝國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也成為後世傳奇的一部分,其歷史價值與文化影響深遠。此外,那些因本戰而創立或廣泛使用的小詞,如“破釜沉舟”、“以一當十”及“作壁上觀”,證明了歷史事件如何通過時間淬煉而演變成今天我們熟知的一般用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