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进曹营后,为什么没有被重用呢?原因分别是什么呢?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的增加了徐庶这位谋士的情节,使其在民间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不过,就《三国志》等正史中的徐庶而言,其故事相对简单。在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后,为了保全母亲,徐庶辞别刘备前往曹营。自此之后,他一度没有什么消息。
那么,我们来探索一下,诸葛亮北伐曹魏时,为何会叹息不已?
一、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掳走了徐庶的母亲。出于保护母亲的考虑,徐庶离开刘备加入了曹营。但自从归属曹操后,便一直没有关于他的消息,一直到延康元年(220年)才再次出现。公元223年,他以“徐福”之名,被列入替丕的劝进表,并最终在黄初四年被任命为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二、《魏略》记载,在太和二年的第一次北伐期间,当诸葛亮得知元直和广元仕财的情况时,他感叹:“魏国有许多人才啊!为何他们二人都未能得到重用?”由此可见,这是对于他好友们遭遇的一种同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人才济济国家的一种忧虑。
三,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一方面,是对好友在新环境下的遭遇感到遗憾。东汉末年的四位好友——包括孟建、崔钧(崔州平)、石韬和自己,都曾经是密切的朋友,但到了不同的历史阶段,他们各自追求自己的道路,每个人都面临着不同的命运。此刻,他们所担任的官职并不显赫:石韬是一名典农校尉,而孟建则是凉州刺史兼征东将军。而且,与那些担任更高级别职务的人相比,他们似乎并未获得应有的地位与权力。
四,从另一方面讲,这也是因为当时魏国拥有众多才能卓著的人才。在汉末至三国时代,大规模的人才涌现,加上竞争激烈,这使得即便如石韬这样的文臣,也难以脱颖而出。而对于蜀汉来说,即使有像诸葛亮这样顶尖谋士,如庞统、法正早已逝世,所以这种情况让人深感忧虑。这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心态问题,更是对整个时代变迁的一个反思。此外,它还反映了一种强烈的情感波动,因为这些人曾经共同度过岁月,一起怀揣梦想,现在却分散各奔东西,让人难免心生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