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西郊,坐落着一处集中国园林艺术之大成的颐和园,这座历史悠久的皇家花园不仅是清代皇帝们游乐与休闲的胜地,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御苑,被誉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颐和园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江南园林设计手法为蓝本而建,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从金、明时期起,此地便是皇室游乐之地,曾被称作瓮山泊。明代中期,它变成了好山园,并在瓮山南麓建立了圆静寺,将原来的瓮山泊改造成西湖,享有“西湖十景”美誉。在清朝乾隆盛世时期,乾隆帝为了孝敬其母孝圣皇后,在此进行了大规模扩建,使得这片区域成为京都中的“三山五园”。
然而,在1860年,清漪园遭到了英法联军的焚毁。光绪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后动用巨资重建并更名为颐和園。经过十年的建设,该工程耗资八百万两银子,最终于1894年完工。这次重建使得颐和园更加壮观。
随着时间的流逝,颐和園历经多次战乱与自然灾害,但它依然保留着许多珍贵文物及建筑特色,如佛香阁、无梁殿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建筑技艺的大师级作品。此外,其长廊内绘图画14000余幅,不仅展示了传统故事,还记录下了一段段历史。
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高度保存程度以及对中国文化宝库所做出的贡献,2009年颐和院入选了世界纪录协会列出的“现存最大的皇家花 园”,同样也因为其代表性强,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