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扫盲日(International Literacy Day)是教科文组织在1965年11月17日所召开的第14届代表大会上所设立的。日期为每年的9月8日,旨在动员世界各国以及相关国际机构重视文盲现象,与文盲现象作斗争,并促进世界各国普及初等教育,提高初等教育的水平,使适龄儿童都能上学,达到能够识字的目标。最终达到增进人际沟通,消除歧视,促进文化传播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发展历史
1966年,教科文组织第十四次大会决定,每年9月8日为国际扫盲日。其目的在于各成员国和有关国际机构同文盲现象作斗争。从此以后,各成员国每年这一天都组织各种活动。
许多国家政府和非政府组织都向本国人民发出呼吁的函件和文告,建立国家范围的、区域的、地方性的扫盲组织,通过各种媒介宣传扫盲的重要意义,评价扫盲工作取得的成绩,研究进一步开展扫盲的办法和措施。
和政府历来重视扫盲工作。尤其在老、少、边地区,盛地、县政府部门每年都派专人进行扫盲工作。在山西、河北、内蒙、吉林和黑龙江省都出现了扫盲先进县,使数以万计的农民摘掉了文盲的帽子,学到科学种田的技术,走上了科技致富脱贫的道路。
设立宗旨
文盲现象是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为了消灭文盲现象,教科文组织早在1966年就决定,把每年的9月8日定为国际扫盲日,目的是动员世界各国和有关国际机构同文盲现象作斗争,并希望通过国际扫盲日活动推动扫盲工作的开展,使各国适龄儿童都能上学、在校学生不过早辍学、成年文盲有受教育机会。
为促进全球范围内扫除文盲的工作,1987年,大会通过决议,宣布1990年为国际扫盲年。还曾宣布,从2003年1月开始的十年为国际扫盲十年,努力实现2015年以前将全球文盲总数比2000年减少一半的目标。
产生影响
人类在扫盲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值得庆祝,全世界已有近四十亿的识字人口。但是,在所有儿童、青年和中实现全民扫盲依然是一个未完成的目标,而且这个目标时时在变化。之所以会这样,其原因很可能是:过高的目标,不充足的和重复的工作,政策和资源的缺乏,以及持续对任务重要性和复杂性的低估。不管怎样,我们从这几十年获得的经验说明:达到普及识字的目标,不仅需要更多、更好的努力,还需要更新理念,并且针对地方、国家和国际等不同等级做不同的工作。
在A/RES/56/116号决议中,大会决定将始于2003年1月1日的十年定为扫盲十年。在A/RES/57/166号决议中,大会欢迎了《扫盲十年国际行动计划》并决定由教科文组织在国际上担任对在扫盲十年框架下进行的各项活动的协调工作。
文盲
文盲是指不识字并且不会写字的成年人。按照我国的标准是指年满十五周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公民。
重新定义新世纪文盲的标准,将文盲分为三类:第一类,不能读书识字的人,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盲;第二类,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即地图、曲线图等常用图表)的人;第三类,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
当今的时代,日新月异,尤其是近年来,一周不获取新知,可能就跟不上别人的节奏,甚至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这种现象也常常被戏称为“新文盲”。如果不能持续地学习、进步,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一个受过教育、“知识丰富”的人也会沦为“文盲”,“扫盲”更是一种终身学习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