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1日李吉均因病逝世

李吉均,1933年10月出生于四川彭县,地理与地貌学家、第四纪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名誉院长,干旱环境与气候变化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1952年李吉均考入四川大学地理系,一年后随专业调整至学地理系;1956年本科毕业后被推荐到兰州大学地理系攻读研究生;1958年获得硕士学位后留校执教;1962年在北京大学地理系地貌专业进修;1972年与施雅风合作编写《冰雪世界》科普册子;1978年被评为副教授,同年改革开放后率先迈出国门,到英、法、瑞士进行访问;1983年晋升兰州大学教授;1984年被任命为兰州大学地理系主任,同年赴美国华盛顿大学第四纪研究中心高访一年;1991年被遴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担任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及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副理事长;1999年被聘为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2001年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通过教育部验收,李吉均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李吉均长期从事青藏高原现代冰川、第四纪古冰川及青藏高原隆生及其在东亚和全球环境变化中的影响的研究,对黄河起源、黄土形成及中国东部庐山古冰川问题有独到见解。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理与地貌学家李吉均于2020年7月21日凌晨2时7分逝世,享年87岁。

科研综述

李吉均从事冰川学、地貌学与第四纪研究。对青藏高原隆升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高原在晚新生代经历两次夷平、三次上升的观点,最近的强烈上升始于3.6百万年,经青藏运动(3.6~1.7百万年)、昆黄运动(1.2~0.6百万年)和共和运动(0.15百万年)达到现代高度,累计上升3500~4000米。指明黄河上游多级阶地是高原隆起阶段性反映,分别形成于1.7、1.5、1.2、0.6、0.15百万年前。首次指出庐山存在大量湿热地貌遗迹和部分寒冻与泥石流地貌系统,替代冰川成因解释。

李吉均的主要学术成就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提出了青藏高原的上升阶段与幅度和形式问题:在国内外首次系统全面提出了青藏高原的上升阶段、幅度和形式问题。1979年即指出高原第四纪期间整体断块加速上升了3500-4000m,在学术界产生重大影响。后又指出青藏高原分别在距今360、240、160万年前发生强烈运动。认为约240万年前,高原海拔超过2000m,导致了现代意义的东亚季风,黄河中游地区大量堆积黄土,形成著名的黄土高原。指出黄河是青藏高原隆起的产物。

随着高原间歇上升,黄河产生溯源侵蚀和相应下切;指出兰州段黄河和金沙江都是在距今160万年后贯通的,形成于1.6、1.5、1.2、0.6、0.15百万年前的黄河上游多级阶地是高原隆起阶段性的反映。黄河兰州以上各段的年龄逐渐变新,分别与兰州的特定阶地对应。与施雅风先生主编《青藏高原晚新生代隆升与环境变化》。

②对现代和第四纪冰川进行了系统研究:特别对季风海洋性冰川有新见解,主编《冰川》、《横断山冰川》。首次指出庐山存在大量湿热地貌遗迹和部分寒冻与泥石流地貌系统,替代冰川成因解释,大体澄清了困惑中国地学界半个世纪的古冰川之争。

③研究兰州地区黄土地层,把黄土与青藏高原隆起联系起来:指出兰州黄土比洛川黄土年轻许多,沉积速率是洛川黄土的4-5倍。首次将临夏北塬黄土记录与南极冰芯氧同位素曲线进行对比,重建了与冰芯记录相比拟的15万年来的环境变迁。提出了“季风三角”的概念,阐明了第四纪时期中国北方存在着两种环境变迁的模式,即季风区模式与西风区模式,对中国北方第四纪环境变迁的研究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人物评价

李吉均一生反复出入于中国和世界的名山大川、高原盆地,凭借深厚的人文思想,加上多次的实地考察与研究中获取的成果,形成了许多重要学术建树。

李吉均对高山冻原与性冰川和海洋性冰川、青藏高原现代冰川和第四纪冰川、青藏高原隆起的时代、幅度和形式的探讨、冰川地貌与冰川沉积相的研究、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与环境研究、“季风三角”理论、黄河阶地和黄河起源,黄土系列与地文期、青藏运动、陇中盆地新生代沉积与环境研究和西部开发研究等多个专业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对黄河、长江的起源,特别是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其对中国环境产生的巨大影响做出了创造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