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始于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六国,由秦始皇执政至公元前210年。秦朝以严格的法治和中央集权著称,但也因苛政猛烈、战争频繁而引发了民变,最终被楚汉争霸中的刘邦所取代。
汉朝:由刘邦建立,延续至公元220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一次统治。汉初实行封建制度,后期则逐渐走向郡县制。汉武帝时期实现了“开边三十万里”,并且对文化、科技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但是晚年的政治腐败和外患导致其衰弱,最终分裂为三国。
三国时代:从公元220年到280年,由魏、蜀、吴三个国家共同组成。这一时期虽然局部地区相互割据,但各个政权在文化艺术上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如曹操的诗文、诸葛亮的智谋以及孙策、孙权等人的军事才能都是后世传颂之词。
隋唐盛世:隋炀帝大业初年的全国统一为中原再次恢复经济活力奠定基础,而唐太宗李世民则使得唐朝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他实施了贞观之治,对内重视农业发展,对外扩张疆土,使得天下安定富足。此时期文学(如杜甫)、艺术(如壁画)及佛教在中国得到极大发展。
宋明清三家兴革新:宋朝代表人物有赵匡胤创立北宋,以改革政府机构和法律著称;明末清初,则是以朱棣夺位改名为明永乐帝开始的一个漫长稳固过程,以及康熙 emperor推行考核制度促进社会稳定。此外,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大量杰出的科学家,如沈括(宋),徐光启(明),以及爱新觉罗·玄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