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国历史上,秦昭襄王(秦昭王)是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秦昭襄王早年在燕国为人质。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去世,公子稷在赵燕两国的武力护送,以及右相樗里疾、魏冉、宣太后等人的拥立下继承王位。秦昭襄王在位期间任用白起为将军,先后战胜三晋、齐国、楚国,攻取魏国的河东郡和南阳郡、楚国的黔中郡和郢都。发动长平之战,大胜赵军,从而秦国最终消灭山东六国,一统天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长平之战获得巨大的胜利后,秦昭襄王频频出错,这些接连的战略失误,导致秦国攻占的部分疆域,又回到山东六国手中了。那么,问题来了,秦昭襄王后期,频频出错,秦国到底丢了多少领土呢?
具体来说,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白起击败了赵括,赢得了长平之战的胜利。此战,赵国损失了40多位精锐力量。但是,自长平之战后,秦昭襄王却开始接连犯错了。在长平之战结束后,白起本来准备借着这一机会来消灭赵国。结果,丞相范雎以秦兵疲惫,急待休养为由,请求允许韩、赵割地求和。秦昭襄王应允。韩割垣雍,赵割六城以求和,正月皆休兵。
白起闻知此事,从此与丞相范雎结下仇怨,也即出现了将相失和的局面。对于秦昭襄王来说,无疑错过了提前消灭赵国的机会,这是其犯下的一个战略错误。当然,秦昭襄王四十九年(公元前258年),秦国的五大夫王陵攻打赵国的都城邯郸,也即秦昭襄王在给赵国一定的喘息之机后,又决定攻打赵国后。而这,显然错过了长平之战,赵国上下震动的绝佳时机。
在此背景下,王陵不能攻克邯郸。于是秦昭襄王派遣王龁代替王陵,仍不能攻克。到了公元前257年12月,魏、楚两队先后进抵邯郸城郊,进击秦军。赵国守军配合城外魏、楚两军出城反击。在三队内外夹击之下,秦军大败,损失惨重。由此,在邯郸之战中,秦昭襄王显然没有对魏国、楚国的出手有所防备,也即在邯郸之战爆发时,秦昭襄王没有想到魏国、楚国敢于支援赵国。
因此,等到魏国、楚国出兵之后,秦国大军可谓腹背受敌,从而在邯郸之战中损失了数十万大军。与此同时,白起得知邯郸之战失利的消息后,表示:“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结果如何?”秦昭襄王听后大怒,强令白起出兵。最终,白起被秦昭襄王赐死。对于秦国来说,赐死白起,显然是秦军的一大损失。由此,非常明显的是,秦昭襄王在位后期,可谓频频出错,这导致秦国损失了的领土。
公元前257年,邯郸之战后,魏楚联军乘胜进至河东(今山西省西南地区),秦军复败,导致河东郡数座城池失守。眼看到秦军节节败退,原本依附于秦国的韩国也加入到合纵之中了,也即韩国和赵国、魏国、楚国一起攻打秦国,成功收复魏之河东郡以及安阳、汾城,赵之太原郡以及皮牢、武安,韩之上党郡以及汝南。对此,在笔者看来,韩国、魏国、赵国都从秦国手中收复了的疆域。
其中,韩国获得了上党郡和汝南,即今天的晋中市东南部和长治、晋城两市,它是由群山包围起来的一块高地,而汝南(今河南省驻马店市一带)地处淮北平原,已经是中原腹地了。魏国获得了河东郡,这里曾是魏国的核心区域,也是魏国曾经的都城安邑所在地。赵国获得了太原郡,三家分晋之前的晋阳之战就爆发于此。在损失上党郡、河东郡、太原郡这三郡之地后,秦国的势力一下子又退回到函谷关之内了。在笔者看来,一定程度上,秦国丢失的这些疆域,几乎就是一个中等诸侯国的地盘了。
最后,在邯郸之战前,秦国的领土已经扩张到函谷关以东了,尤其汝南一带,更是如同一把利剑切入了魏赵韩三国的腹地了。但是,因为秦昭襄王接连犯下的战略失误,导致这些秦军将士辛苦打下的战果得而复失了。当然,秦昭襄王后期损失了的领土,也和秦军多年征战,将士疲惫存在直接的关系。在邯郸之战前,秦国进行了多场较大规模的战役,比如长平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伊阙之战,这些战役虽然为秦国带来了巨大的战果,但是,这也导致秦国连年兴师动众,不仅将士疲惫,后勤补给也存在较大的压力。
换而言之,秦昭襄王想要一口吃成一个胖子,最终没有变胖,反而还变瘦了。当然,这也不是全是坏事,至少让秦国更加清醒地认识消灭山东六国,需要从长计议,尤其是步步为营,不能急功近利。在秦昭襄王后期的经验教训下,秦始皇嬴政显然就比较冷静了,比如先拿最弱的韩国下手,而不是一上来就和赵国、楚国拼死相搏,并对齐国加以笼络,分化瓦解山东六国,从而成功实现了秦国历代君主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