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初年的动荡年代,刘荣以一身武将之姿崭露头角,他的名字与靖难之役紧密相连。在朱棣即位后,刘荣逐渐成为他的一员重要将领。他的成就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在望海埚之战中的英勇表现,这场战斗不仅保卫了沿海地区,还大破了那些不断侵扰的倭寇。为了这些杰出的贡献,朱棣赐予了他广宁伯的封爵。
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刘荣并未获得应有的重视,他的事迹被埋没在尘埃之下。这让人们对这位曾经名震一时的武将感到遗憾和好奇。如果你对这个曾经闪耀着光芒的人物感兴趣,那么接下来我会讲述他的故事,让你了解更多关于这个被低估的大英雄。
刘荣出生于江苏宿迁,他的父亲是军人,因此从小便跟随父母生活在军营里。年轻的时候,他投入到徐达麾下的部队,与魏国公一起参与了灰山、黑松林等著名战役,不久后升任总旗。他还曾服务于燕王府,因其英勇善战和多谋善断,被朱棣赏识。
1399年,当“靖难之役”爆发时,刘荣加入朱棣一方,他们共同南征北战,为建立新秩序而奋斗。不论是在密云卫百户还是都指挥使的地位上,刘荣都展现出了他的骁勇,但也因为一次退缩几乎失去了性命。不过,在朱棣登基后的岁月里,即使没有立即得到封爵,只能担任都督佥事,这段时间对于他的仕途发展是一次沉淀。
1410年,当两镇辽东需要强有力的指挥官时, 刘荣再次站出来。在漠北北征期间,他率领前哨部队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并且负责殿后的任务。当班师回朝时,更是受到了朱棣高度评价,被授予左都督兼辽东总兵官职务。尽管当时日本向明朝进贡,但倭寇依然频繁袭扰沿海特别是辽东地区,而朱棣就是为了这一点而派遣了他去坐镇辽东。
然而,一次疏忽导致倭寇偷袭明军营寨事件,使得原本满意过度的小心大意化作巨大的错误。但最终,由于继续证明自己忠诚和能力,无数次受到考验之后,对此错误进行补偿。而永乐十二年,再次跟随朱棃北征,在冲锋陷阵中斩获敌军无数,也赢得了新的赞誉,被重新充任总兵官,并负责镇守辽东。
最后,从永乐十三年开始,大力投入到抗击倭寇的工作中。他主张建设防线,将望海埚西北筑城堡设烽堠,以防万一。此外,每当发现倭寇活动,就迅速调集援兵,以步卒迎敌策略诱敌深入,然后用伏兵四起夹击,从而取得五个小时内的大胜。一千多名倭寇尽数被斩首或俘虏,此后他们再也不敢大规模犯边,这场战斗确实成为了一个转折点。此后的功绩,以及望海埚大捷,使得他终于获得广宁伯爵号,同时也让我们今天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这位被低估的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