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淳生中国超声电机奠基人张雪峰警告科研院所考核困难

他是我国第一个研究电动式激振器的科学家,也是我国超声电机的奠基人、开拓者。 他带领团队研制的超声电机已应用于嫦娥三号、四号、五号、墨子号量子卫星、智能炮弹、医疗仪器、光学系统等高端装备,打破了国外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 他就是2021年“最美科技工作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赵淳生。 “我一定要搞出中国人自己的超声电机” 超声电机是以超声频域的机械振动为驱动源的新型微特电机,在轿车电器、精密仪器仪表、工业控制系统、航空航天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并于90年代初在日本、德国、美国等国投入到商业应用。彼时,由于技术垄断,我国尚未研制出自己的超声电机。

1992年,赵淳生被邀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做访问学者。在那里,他听了一场关于超声電機发展和應用报告。他发现NASA与MIT联合研制火星探测器上用的超聲電機,这让他意识到这项技术对我國航天業也很有用,因此决定开始学习并进行研究。

1994年10月,赵淳生放弃美方给予的优厚待遇,回到南京。他与一硕士生、一博士生、一博士后共四个人,在一个20平方米的小房间里工作不到一年时间,就成功研发出我國第一台能够实际運轉的超聲電機。

2000年11月,因肺癌和胃癌双重诊断,56岁时赵淳生的健康状况恶化,但他没有放弃研究。在病床上,他完成了多份研究报告,并且将实验设备搬回家中继续进行实验。这期间,他不仅战胜了病魔,还获得了多项荣誉,如国家科技一等奖和二等奖,以及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尽管经历过三次失败,但赵淳生没有放弃他的梦想。在2017年,他创立了南京航达超控科技有限公司,并成功将其产业化。这项成就使得他的团队为我國空间激光通信终端解决了一项关键核心技术。此外,该公司还开发出了用于嫦娥三号至五号以及墨子号卫星上的轻巧且高性能的心脏——小巧而强大的“四双一特”型数控电子元件,这些成果都是通过无数个夜晚坚持不懈努力所取得的一部分。我对于能代表这个国家来参与这些活动感到非常自豪,同时也深感惭愧,因为许多同行比我更优秀。但即便如此,我仍然会尽力做得更好,让我们的生命发光发热,不仅止步于此,更要追求更加完美。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