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顺帝——昏聩无能的末代皇权象征 元顺帝,亦称元惠帝,其真名孛儿只斤妥欢铁木儿,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蒙古族皇帝,也是北元的开国君主。他的汗号乌哈噶图,在位期间从1333年6月至1368年,总共三十五年。在这漫长而动荡的时期内,他被明太祖赞誉为“顺天应人”,故后世谥号为“顺帝”。然而,这个评价在蒙古人的眼中却如同空中楼阁一般飘渺。
公元1341年,随着脱脱成为实际上的掌权者,并改元至正,宣布了所谓的“更化”,这一历史变革被后世称作“脱脱更化”。这一系列改革措施不仅恢复了伯颜废黜的科举制度,更包括了置宣文阁、恢复太庙四时祭、平反昭雪冤狱以及放宽对汉人和南人的政策等多项措施。
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他主持编写宋、金、辽三朝史。这一决定标志着一种文化融合与民族和解的开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汉族史学家欧阳玄及揭悉斯参与,还有畏兀儿族廉惠山海牙,以及沙剌班党项人余阙等人共同参与。这种跨越种族边界合作修史的先例,为后来的中国历史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而这三部史书也成为了中国正史《二十四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