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玄宗逃离长安之后,安禄山的叛军攻占了这座古都。郭子仪和李光弼听到这一消息后,被迫放弃河北地区,退守太原和灵武。原本已经被收复的河北地区再次落入叛军手中。
当叛军准备攻打潼关之前,安禄山命令降将令狐潮带领四万大军进攻雍丘(今河南杞县)。令狐潮曾是雍丘县令,在安禄山占领洛阳时就已投降。雍丘周边有真源县,由坚决抵抗叛军的县令张巡领导的一千多名士兵所守护。这支小队坚持六十多天,不仅穿戴着盔甲吃饭,还包扎好创口继续战斗,他们成功击退了三百余次叛军进攻,杀伤了大量敌人,使得令狐潮无奈地撤兵。
第二次战役中,令狐潮再次集结力量来攻击雍丘城。这时,一些传来的长安失守的消息让城里的将士们动摇起来。六位重要将领见状,都开始犹豫不决。但张巡通过巧妙的手段,将他们一一处置,并激励剩下的士兵们继续抵抗。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内箭矢耗尽,但张巡并未气馁。他想出了一个计谋。在夜幕低垂之下,他指挥士兵用绳索悬挂成百上千个草人,上面密布着数十万支箭点缀其中。当晨曦初照之际,这些“草人”引起了叛军对付他们进行射击,而实际上这些只是木偶,是为实弹做准备。而这个计策成功地延缓了城中的箭矢耗尽问题,让双方各自都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误解和疑惑。
此外,当两侧交战过程中,有一次“草人”变成了五百名勇敢的心腹部队,他们乘机发起突袭,对敌造成极大的震慑作用。此外,在另一次遭遇中,“木头人”的身份竟然是受重创但仍然立于不倒的人物雷万春,其英勇行为让整个防线更加坚固、团结,也进一步增强了士气。
最终,在睢阳城附近与许远太守联合抵御尹子奇率领十三万大师的一个新的威胁时,张巡凭借自己卓越的指挥能力和智慧,再次取得胜利,为保卫国家、民族赢得宝贵时间。在历史长河中,这场持续不断的小规模战争虽然规模微不足道,却展现出了一位伟大英雄如何以有限资源克服困难,最终屈服于更广泛背景下的巨大利益考量而败北。不过,从个人英雄主义到整体国家安全观念转变,我们可以从这段历史事件里看到一种深刻的人性与政治信仰演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