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字耆卿,以在家中排行第七而闻名,被人称为柳七。出生于崇安人,沂州费县的子弟。他是官宦世家的儿子,从小便对诗词情有独钟,并且坚定了进入仕途的决心。在咸平五年,他离开了家乡,但不久后因为一首《鹤冲天》遭到了宋仁宗的冷遇,只能被迫“奉旨填词”,流落于烟花巷柳。
尽管如此,柳永的词在当时的酒楼茶社中广为流传,每个人似乎都耳熟能详这个自称“七郎”的小公子的名字。那么,柳永真的是只爱美人,不爱功名利禄吗?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一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分析他仕途断绝的原因。据说,他太过自负,以为自己满腹才华,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落榜,因此认为一定有什么阴谋作祟,一气之下创作了《鹤冲天》这首词。这首词充满了豪放与狂放:“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何向也。”他认为自己的才能足以让自己成为白衣卿相,却不屑于追求那些浮云中的功名。
其次,由于宋仁宗喜好文学,而且早已耳闻到柳永的大名,当时他的《鹤冲天》已经传遍宫廷,因此当它传入宋仁宗耳畔时,他虽然欣赏到柳永的才华,但那时候所流行的一般都是清丽典雅、温婉含蓄的小令,而柳 永却因常居烟花巷,对色彩和香艳更有深刻体会,所以他的作品显得过于浓烈,不受当时文人的喜爱。
接下来,我们来看是否真的可以说他只爱美人,不爱功名利禄。确实,他热衷于美女,这一点很难否认,因为“谁能耐得住这种诱惑?”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完全没有追求功名利禄的心思。当年他考进士四次皆未成功,可见他对仕途抱有一定的期盼。而最终,在晚年,他竟然真的做了一官半职,这说明即使历经风雨,也依旧存有追求权力的愿望。不过,由此可见,那些淫靡艳俗的小品也许正是阻碍了他的仕途发展,是一种无奈的情形吧?
总之,美人和功名,都曾是人们渴望拥有的东西,只有极少数例外的人物能够两者兼顾。如同苏东坡和元稹这样的诗仙,他们都曾执着地想要两者兼备,而作为一个著称於詞界的人物,如同我方言说的,“十年生死两茫茫”,即使面临再多困境,也不会轻易放弃对这两样事物的向往。所以,说起这样一个人,就像说起每一个时代里追梦者的故事一样,让人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