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的一个春日,常州城里突然出现了一则通告,这是江浙地区的儒学副提举刘伯温亲自张贴的。通告内容简洁明了:他的一枚青田石章被盗,要求偷窃者在三天内主动投案。
这块石头印章虽小,却引起了不少人好奇。在当时社会,一个书生失去行李,不仅损失了衣物,更是失去了学习和生活的基本条件。然而,在一位姓张的大叔的帮助下,刘伯温重新找回了希望。大叔不仅提供给他庇护,还送出了自己积蓄中的银两,让刘伯温能够继续他的道路。
多年后,当刘伯温功成名就,一路官运亨通,他并未忘记那位大叔对他的救助。他回到扬州,对着空荡荡的小巷寻觅着那位恩人,但却发现对方已经搬到常州。这让他陷入思考,只有通过这个计谋——假施石章案——才能找到那个知恩图报却又谦逊隐匿的人。
但问题来了,那个姓张的大叔是否知道刘伯温做官的事呢?答案是肯定的,大叔早已心中有数,只不过他的性格特点就是不喜欢过分显露自己的善举。而当听到这个消息,他的心情可谓五味杂陈,从兴奋到气愤,再到无奈,最终还是选择直接找上门去问清楚事情真相。
面对大叔直言的问题,刘伯温哈哈一笑:“张大兄,你真是我救命之恩人,我此刻所持金钱,请你收下!”大人的脸色由先前的紧张转变为释然,他意识到了自己上当受骗,而这块青田石章,其价值远超任何金钱。
最后,大叔只能苦笑道:“若我爱钱,就不会帮你。如果这是真的,你也该感激,我才不会再出手。”而这次误会,也成了他们之间最深切的情谊和理解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