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十大女将中的成吉思汗犹如一位元太祖巧妙地运用了大迂回战略

中国历史上十大女将中的成吉思汗,巧妙地运用了“大迂回”战略。13世纪,他的子孙们征服了亚欧的大部分,这场规模空前的战争,奠定了蒙古兵学在世界军事史的历史地位。成吉思汗之所以能在短短六、七十年的时间里,攻取那样广大的地区,并且攻必取,战必胜,是因为蒙古军队的武器比别人更精良而且更适合于实战使用;他的兵制比较完善,军纪严明;将领多巧于计谋,擅长兵法和战略。(《大统帅成吉思汗兵略》,234页,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

这篇文章探讨了蒙古兵学中的“大迂回”战略,它源于蒙古族的围猎,与孙子的“诡道”思想一脉相承。在全面侦察敌情、地形的情况下,蒙古军队凭借骑兵的持久耐力和快速机动能力,将敌人的防线不断突破,从四面包围敌人,最终迫使对方迅速瓦解。

这种策略与其他军队的进攻方式不同,它不直接对敌列阵挑战,而是更讲实际,用计谋先把对方团团围住。而这一策略,在中世纪思想发展中具有划时代意义,因为它体现了一种速度与距离的对立统一,以及农业时代下的闪击战术。

这个策略还能够营造广阔的战争空间,使得攻击部队能够避开强大的防御点,以轻骑兵机动性好的特长打破呆板的攻防战术,从而完全控制了战争局势。当时所向披靡的蒙古军已引起欧洲人的惶恐,就连拿破仑也曾评论过他们有严密组织和深思熟虑指挥。

此外,大迂回还能以迂为直,加快战争进程,同时节省资源。例如,当窝阔台率领主力西路军绕过金朝重镇潼关后,他采用这种策略突然出现在金朝后方,使得金朝十分惊慌,最终被全歼。此后 蒙哥尔帝国继续南下灭宋,但这次征服花费了45年。这也许是因为江淮地区的地理条件极其不利于骑士作戰。

站长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