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3世纪,成吉思汗的子孙们席卷了亚欧的大部分,这场历史性的征服,奠定了蒙古军事智慧在世界战争史上的地位。成吉思汗之所以能在短暂六、七十年的时间内扩张领土,并且战无不胜,是因为他掌握了一套先进的武器装备、精良的组织体系和严明的纪律,以及一群高超计谋和策略运用的将领。西方学者通过深入研究得出结论:“当时蒙古军队的武器比其他国家更为先进,更适合实战使用;成吉思汗兵制完善,军纪严明;将领多擅长计谋与战略。”(《大统帅成吉思汗兵略》,234页,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
从这个角度来看,蒙古军事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战争智慧,本文就要探讨蒙古大迂回战略的一些基本原理。
首先,大迂回战略源于蒙古族狩猎文化,它以巧妙的心机击败敌人,而非直接冲锋陷阵。这种作法与孙子的“诡道”思想相通,都强调用计取胜,不仅仅是武力对抗。
其次,大迂回战略体现了速度与距离之间微妙平衡。在现代,我们可以把这一点理解为速度与距离之间的对立统一。大迂回需要轻骑兵快速移动,同时也要求他们能够远离主力部队,以便迅速穿插敌人的防线并配合其他部队进行包围。这一点,与工业时代机械化部队发挥闪电般攻势相似,但却是在农业时代实现。
最后,大迂回还能创造广阔空间,使得战争布局发生根本性变化,从而打乱敌人的计划,为自己赢得有利条件。这也是为什么人们称赞拿破仑,他认为蒙古军西征不是盲目的行动,而是一种精心策划和执行的大规模运动。他说:“他们比我们更聪明,所以才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
总结来说,大迂回是由成吉思汗及其后继者的实际战斗经验所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作战方法,它融合了敏捷、机动性以及周密计划,让它成为一种不可复制的手段,在那个年代让蒙古帝国迅速崛起并巩固其霸权。而对于那些想要学习这门艺术的人来说,无论是在哪个时代,他们都必须不断寻求创新和改进,以保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