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221年-前206年)秦始皇在消灭六国后,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封建集权国家。秦始皇不仅创立了一种深远影响的君主制度,在中央设立了三公九卿制,并推广郡县制;同时,他也实施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度量衡和货币,销毁武器,修复防御工事,以及“焚书坑儒”等。此外,他还进行了北征匈奴和南服百越等活动,最终形成了一个由多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国家。然而,秦朝的统治极其残酷,无休止的徭役、兵役以及严厉刑罚,对人民造成巨大的苦难与痛苦。特别是在秦二世时期,其统治变得更加黑暗,这导致陈胜、吴广领导的一场农民起义,最终推翻了秦朝。在历史上,秦始皇名政,以赵氏为姓,被认为是生于赵国,因此得名。他出生于公元前259年逝世于公元前210年,享年54岁。当他的父亲庄襄王去世后,他继承了王位,当时他只有13岁。在位期间,他称自己为始皇帝,并将首都迁至咸阳(今陕西省咸阳市)。在他的第三十七年的晚期,即公元前210年,也就是他50岁那一年,在巡视行宫途中去世。随后,由宦官赵高辅佐胡亥登基,但胡亥很快被杀害,而子婴则被立为新君。但在短时间内,即公元前207年的八月份,由于宦官赵高再次发动政变,将子婴废黜。不久之后,即同年的十月份(根据当时的历法),子婴向刘邦投降,从而结束了秦朝并宣告其灭亡。
关于早期的事迹,我们知道赢政祖先最初生活在西方古老部落中,一直到周孝王时代,他们才开始受到周人的招募来养马于渭水之边,被赐予姓氏“赢”。这个家族一直保持着与周朝之间友好的关系直到西周末期。而最早建立奴隶制国家的是春秋时期的大臣楚平王任命的一个叫做庄公的人,以及他的五个兄弟们共同率领七千士兵大败西戎,因功被封以岐西之地。这段历史延续到了战国时期,当那个时候商鞅成为韩非子的学生并且实行变革,使得经济和政治体系得到加强,为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最终,在战国末期及汉初阶段,该家族经过不断扩张,最终于BC221年完成对六国最后一次征服,大幅度扩展疆域,最终确立中央集权体制,这是一个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