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加神话中,维拉科查被视为预言之神,他的形象雕刻在一根红色石柱上,尽管经历了风沙侵蚀,但他的面容依旧显得和蔼恬静,散发着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他的额头宽阔、眼睛大而圆、嘴唇丰润、鼻子挺直,虽然鼻梁狭窄却向两边延伸到鼻孔。他那奇特的胡须是他最引人注目的特征,让下颚看起来比太阳穴更宽广。
1553年,西班牙人占领了这片土地,他们留下的记载是:“这里的人无视神(西班牙人的神)的旨意,而遵循奇特的法律生活。”也有传说称这些人认为西班牙侵略者是印加创世神——维拉科查重返地球,所以根本就没有抵抗。
为了解开蒂华纳科和太阳门的修建时间以及修建者的身份,考古学家进行了充分的论证。他们发现坐落于蒂华纳科城地下神庙的地板上,有一张昂起脖子仰望天空的脸孔,这就是传说中的维拉科查。在他头颅两侧耳朵上下方,还有奇异动物图形雕刻,这些动物看起来像体型硕大的史前哺乳动物,有着肥肿尾巴和畸形四肢。
维拉科查雕像还有耐人寻味的一些特征,比如他交叠的手臂环抱着身上飘逸长袍,这件长袍两边雕刻着弯弯曲曲的小蛇,从地面蜿蜒攀升到肩膀。供奉这个雕像的是一个露天庙宇,它坐落于一个深达6英尺的大坑洞中,每隔一段距离矗立着高大粗糙的石柱。这座庙宇背对喀喀湖古时湖岸线,对面的排列有代表维拉可查门徒的小碑。
早在16世纪,一批寻找“黄金国”的西班牙人来到这里,他们看到的是已经荒凉断垣残壁的地方。当地印第安人则告诉他们,在洪水退去后由巨人们建造,并且不相信太阳会升起,因此被太阳光毁灭。但这类传说并不能帮助我们了解该城的起源。
100多年来,为揭开蒂亚瓦纳科废城之谜,考古学家们做了大量工作。美国考古学家温德尔·贝内特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将蒂亚瓦纳科文化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在本世纪50年代玻利维亚考古学家卡洛斯·蓬斯·桑切斯率队进行大规模发掘,最终发现底下共有5座遗址,每个都堆叠着另外一个层次。因此桑切斯认为蒂亚瓦纳可曾经经历过5个历史时期,从公元前200年到公元1200年,不知其间发生了什么事仍然是个谜团。
有关蒂华纳可城及太阳门历史究竟多久远的问题成为争论焦点。而那些野草丛生的人造土丘面积达4000平方米至今还未被发掘,但愿有一日能找到解开古城之谜钥匙的事实真相。
关于维拉可查与昌卡人的周旋,有许多流传不同的版本,其中最关键的事迹涉及王储及其父王之间的情节。一种故事里昌卡先占领库斯克,然后放逐了一位王子,而另一则记述中昌卡入侵时,那位放逐后的王子带兵击败敌军自立为王。此外还有《印卡王室述评》记录另一种完全相反的情况:当昌卡进攻库斯克时,其父亲不战而逃,而被放逐但死守国都并击败敌军后自立为帝的人才真正掌握权力并获得认同,被废黜原主即位。此外《印卡王室述评》还提及帕察庫泰克继承统治顺利期间兴修水渠灌溉牧场巡行全国赐予百姓严惩官员取得显赫声望直至去世由继承者繼任;作者甚至声称自己见过維拉可察遺體。不过,由於傳說與史實間存在著許多矛盾與疑點,使得維拉可察是否真的存在,以及相關描述是否准确,都成为了众所周知的话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