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讲一个历史故事碧螺春茶的来历在社会中的传承

在江苏太湖的洞庭山上,生长着一种独特的名茶,叫做“碧螺春”。据清代王彦奎《柳南随笔》记载,这种茶最初被称为“吓煞人香”,因为它有着浓郁而又鲜美的香气。这个名字源自民间的一个动人的传说。

传说中,有一位名叫碧螺的姑娘,她喜欢唱歌,声音清脆悦耳,就像甘泉般流淌。她的一首歌曲甚至吸引了隔水相望的东洞庭山上的阿祥。这位阿祥个性豪迈、武艺高强,但他却对碧螺产生了深深的情感。然而,他们之间没有机会表达爱慕之情,只能通过她的歌声和他的勇敢给乡亲们带来幸福和欢乐。

有一年初春,一条凶恶的大龙出现在太湖,它威胁到了人们生活。阿祥为了保护人民和心爱的人物 碧螺姑娘,不惜与大龙搏斗。在七天七夜的战斗中,两人都身受重伤,最终是阿祥用渔叉刺穿了大龙,而自己也因过度疲劳倒下。碧螺姑娘为了报答阿祥救命之恩,把他照料得体无完肤,却不幸逝世。在她的墓旁,阿祥培育了一棵特殊的小茶树,并将这种名贵茶叶取名为“碧螺春”。

另一个民间传说则讲述了一个胆大的女孩发现了一种奇异香气,她追寻这股香味,最终找到了几棵长在石头缝里的绿油油的茶树。她采摘了一些芽叶,用它们泡制出了浓郁芬芳且健康益处明显的茶水。当她把这些芽叶带回家后,将其移植到西洞庭山脚下,并精心培育,使得这种特殊品质的地里茸毛形状如同卷式青蛙皮且色泽绿色的”吓煞人香“逐渐形成并广泛流布于整个洞庭地区,从此以其独特品质闻名遐迩。

皇帝曾经品尝此茶,因其卓越品质赐予新的名字——”碧萝春”。后来由于其外观酷似卷成一团的小青蛙,又被俗称为”碧螺春”。从那时起,这种珍贵的地里茸毛形状如同卷式青蛙皮且色泽绿色的”吓煞人香”的变体就成为了众所周知的一道佳肴,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这一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地方特色产品—— 碧螺春 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