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在江苏太湖的洞庭山上,有一种名为”碧螺春“的茶,它不仅因其独特的风味而闻名遐迩,还有着一个动人的来历。据清王彦奎《柳南随笔》载,这种茶最初被误认为是野生品种,因其初见平常,不引人注目。直至康熙某年,当地居民偶然发现,将未开花的新芽置于怀中时,才发觉它们散发出令人惊叹的香气。这股香气如此强烈,以至于采茶者惊呼:“吓煞人哉!”后来,这些野生茶树便被人们称作“吓煞人香”。
民间流传着两个关于碧螺春茶起源的小故事。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美丽、勤劳、善良姑娘叫碧螺,她喜欢唱歌,而她的歌声如甘泉般清澈动听。她和一个武艺高强、正直乐於助人的小伙子阿祥相爱,但由于恶龙威胁,他们不得不用勇气和智慧保护他们所爱的人。在一次与恶龙搏斗后,阿祥受伤严重,而碧螺为了救治他,用她心中的歌声给予他力量,最终让他康复。而这段情感纠葛,也成为了人们创造出这种特殊香气的原因。
另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位胆大勇敢姑娘,她因为好奇心而冒险探寻莫厘峰上的奇异香气。在那里,她发现了一些绿油油的小茶树,它们散发着浓郁而纯净的香气。当她将这些芽叶带回家后,一路上都散发出难以抗拒的情趣,让她感到既疲惫又渴望。但当她喝下泡好的茶时,那股清新的芬芳让她的疲劳消失无踪,并且深受大家赞赏。
最终,这两种不同但又相似的传说,都围绕着那股无法抗拒的情趣和满足感,以及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心灵深处诉说。也许正是这样的精神,与时间一起沉淀下来,使得这个名字——“碧螺春”,成为了一道永恒的话题,在历史长河中流转不息,就像一首悠扬的声音,如诗如画地连接着过去与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