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故事水底龙王的威力明朝制造的世界第一枚水雷

明朝万历十八年,施永图的《心略》中记载了我国使用香作为定时引信的原始漂雷——水底龙王炮。这是一种革命性的武器,在万历年间的抗日援朝时期,明朝海军曾用“水底雷”击沉日本战舰,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第一次使用水雷取得实际战果,比日俄战争中的水雷战早了近3个世纪。

它的构造非常独特,以牛尿泡做成雷壳,以保持水密。内桨黑火药,用香点火作引倍。牛尿泡联接在俘于水面的木板和雁翅下面,用雁翅管和羊肠进行通气。木板随波浪上下,保证香能正常燃烧。当使用时,将重石坠入适当深度后,将其放入河流或海洋。在黑夜里,当到达预设距离并且水流速度达到某一水平时,“香到火发,炮从水底击起”,出其不意地从水下轰击敌舰。

明朝后期,又将地雷中的“走线”方法应用于水雷,即在船体上安装一根或几根绳索,当敌船航行时,由这些绳索拉动即可触发爆炸。这类似现代战争中常见的一种手法,也被称为“海底呜雷”。

到了天启元年,再次改进为触线式漂雷——诲炮。这类似今天的人操鱼雷,有着分割结构,可以装载多种武器,如火炮、毒火等。在战斗中,只需撞击敌船上的钉子,便可解开连接环,让两部分重新聚合,而后方部队则返回本营。

清朝光绪十二年,一位爱国志士编著了《战守罗盘炮指南仪五雷各法图说》,详细介绍了五种不同的轰船方式:“独雷”、“阴阳雷”、“梅花 雷”、“悬 雷”及 “飞 雷”。每一种都有其特殊之处,其中“独 雷”的力量最强,可以破坏坚固的大铁甲船;而 “悬 雷”则是一种锚型潜艇,不浮于表面也不沉于深海,而是悬浮半空待命。一旦遇到敌舰,就会自动触发爆炸,使得铁甲船迅速沉没。而 “飞 雷”则能够自行漂浮至目标位置,然后再突然撞击并爆炸,这使得它成为性能较优越的机械引情触发系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