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水底龙王炮明朝制造的世界上首颗水雷仿佛一条沉默的巨龙在海洋深处巡游

在明朝万历十八年(1590年),施永图的《心略》中记载了中国使用香作为定时引信的原始漂雷——水底龙王炮。这项发明在万历年间的抗日援朝时期得到了实战检验,当时明朝海军使用水雷击沉了一艘日本大型战舰,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运用水雷进行实际战斗,比日俄战争中的水雷战早了近三百多年。

根据史料记载,水底龙王炮采用牛尿泡做成的耐水壳,以黑火药和香为燃烧材料,通过雁翅管和羊肠实现通气。其设计巧妙地利用木板随波浪上下移动,不让水灌入,以确保香能正常燃烧。当放置于敌船附近并到达适当深度后,香点燃引爆炸药,从而导致敌船沉没。

此外,明代还有其他创新,如王鸣鹤所著《火攻答》中提到的“走线”方法,即将绳索连接至水雷上,当敌船拉动这些绳索时会触发爆炸。这种方法被称作“海底呜雷”。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新的触线式漂雷诲炮也出现了,它结合了之前两种技术,并且更加先进。

更晚些时候,在清朝光绪十二年(1886年),袁祖礼编写了《战守罗盘炮指南仪五雷各法图说》,详细介绍了一系列不同的轰船五雷,其中包括独一无二、双连、五连、悬挂以及飞行型数种形式。此类武器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高超技术水平,还为现代军事设备提供了一定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