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儒学,我们不可或缺地会谈及朱子,他是儒学理学的集大成者,其后代研究儒学知识时,几乎必定会涉及朱家的文献。在古代,冠礼是一种男子重要的仪式,每一种服饰和礼器都有其严格的要求。宋代士庶冠礼的情况是这样的:北宋时期,司马光将《仪礼·士冠礼》进行了简化,并制定了详细的冠礼仪式。这套仪式被收录在他的《书仪》中,其中规定男子从十二岁到二十岁,只要父母没有继承丧葬,那么他们就可以举行冠礼。他还根据当时社会习俗,将三加之冠进行了一定的变通,即初加巾、次加帽、三加幞头。
《朱子家礼》保留了司马光《书仪》的主要节目,但调整了冠年的年龄限制为十五至二十岁,并且强调了教育方面的要求:“如果一个敦厚好古之君子,他等待他的儿子年满十五岁以上,能够熟悉《孝经》、《论语》,并对基本的禮义规则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再给他戴上皇冕,这就是最完美的事情。”
在《朱子家礼·冠禮》一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关于童子的服装和器物(1)童子的服装包括双紐四衫衣字旁加癸衫、勒帛、采履。双紀指的是两个发髻,也称作总角,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发型,可以绘制成左右两侧各一个发髻,有时候也认为是将发髻做成两个环状,用红色锦缎扎系,这叫“紒”。除了双紀,还有鹁角这种留前发及两侧头发剃去,上面的前发下垂至额部,而两侧头发编成辫形下垂。
宋代还有童子的剃发出钱大,一边留着,一边偏向左侧叫“偏顶”;也有留在顶前的部分束以彩缯名为“鹁角”。穿着四衩衫显然更适合活动,与不穿裘裳、不穿襦袴一样。童子的衣服通常被称作采衣,用深色的布料制成,并且用锦带来装饰。一说童子衣服并不需要腰带,但是在胸襟上有带子来系紧。
采履虽然明朝使用白鞋,但宋朝可能也是如此。
(2)初级阶段:身着缁布罩衫、大带、纳履。宋朝人喜欢用幅巾替换掉缁布罩衫。
(3)再次增加:身着皂罗衣、小革带、系鞋。这个阶段使用的是纱帽或者绉纱帽,《宋史·舆服志》记载,当时士大夫喜欢戴乌纱帽,穿皂罗衣,小革带和黑鞋,这类衣服与直裰相似。但到了明朝,则使用襕衫作为正式服饰。
(4)最后增加:戴幞头,全副武装,以革带束腰,脚穿靴底靴手执笏板,或者仅佩戴襕衫,再次增添靴底靴。此外,对于非官员父亲所生的儿女,他们可选择简单一些的公服和武器陪伴而出门。如果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可以配备更多的人力物力以示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