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的史学探究,犹如一位行走在时间长河中的旅行者,他的《读通鉴论》、《宋论》、《春秋家说》、《春秋世论》和《续春秋左氏传博议》等著作,是他对中国历史深度剖析的见证。在他的研究中,王夫之不仅重视辨伪、考证、综合与归纳,还巧妙地融入了移情、心理与心态学的方法,以及将历史环境与人物意境结合考察。这种创新研究手法,使得他的史论超越了传统的界限。
明朝灭亡清朝兴起的历史教训,让王夫之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和使命感。他将治史目的定为济世救国、经世致用,并对自己的写作进行了深刻反思。他认为,作为一名史学家,要寻找“推本得失之原”,明白为什么会“得”,又为什么会“失”,并且要知道如何去“获得”和如何去“救失”。这正是他个人研究历史所追求的一种高层次认识。
在《读通鉴论·叙论末》,王夫之总结了自己的史学理念:“引而伸之,是以有论;浚而求之,是以有论;博而证之,是以有論;协而一之,是以有論……道无方,而位物于有方,道无体,以成事之有体。”这里,“道”指的是一种整体精神规划,“体”与“方”则是他设定的规律或趋势,使得万事万物成为一个系统化、联系紧密、内在因果关系统一体。这也是王夫 之本人研究历史目的之一。
通过协调各个方面,将看似杂乱无章的事实统一起来,这便是王夫 之史学的一个重要特点。他的整体性,不仅局限于宏观分析,更延伸至微观细节,对整个中国古代进行全面的评述,从三代到元明,每个时期都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
除了整合性的方法外,王府 之还注重采用分类分门别类的手段进行专门研究,如同类事同类人共同讨论文据。此外,他还运用心理心态移情的手法,将自己置身于古人的时代,与他们的心灵相通,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动机。这种方式让我们能够更深刻地了解那些曾经生活过的人们,为何做出某些决定,又为何选择了一条道路,这也就是他的另一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