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稳定,都取决于其人民在两个层面上的认同:其一是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即“这是我的国家和民族,我是这个国家民族的一分子”;其二是对国家体制的认同,这不仅仅是对体制的拥护,而且是从根本上认识到“国家的制度保护我的根本权利,因而代表了我的根本利益”。 显然,一个国家中人民的两个认同感越强烈,稳定性就越高。在这样的国家里,尽管可以有经济低迷、高失业率、高犯罪率、贫富差距悬殊、官员贪腐、效率低下、丑闻等种种弊端,也可以有怨声载道、甚至政府因财政拮据而暂时关闭等乱象,但整个社会却能始终保持稳定并依法有效运转,不必担心会发生什么人民起义、大规模颠覆性事件。反之,一个国家中如果两个认同感都很脆弱,则大规模的人民起义或颠覆性的可能性就很高。一旦发作,不但要颠覆体制,甚至会撕裂整个国家民族。比如苏联和南斯拉夫,尽管在高压下似乎取得了各民族对 国家及其制度的接受和服从,但是认同却十分脆弱。以致制度一旦松动,便立即天下大乱,政权垮台,将所谓“国 家”也分崩离析。 孔子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个载舟覆舟的定义,被历代帝王奉为治政 的座右铭。然而,在现代社会看来,这个“载舟覆舟”论是不够准确地描述了社会关系结构的问题。在现代政治理论中,更倾向于认为,是全体公民共同参与构成了强大的政治力量,而非单纯将江山社稷归于君王与百姓无关。
今天,我们应该认识到,只有通过广泛的人民参与,可以真正打破传统上的“载 船”与 “被载”的固化模式,从而建立一种全新的政治文化,使得每个人都成为政策制定的主体。这需要深刻改变以往只重视领导人的决策能力,而忽视普通公民参与能力和责任意识的大格局观念。
因此,要实现长期稳定,就必须让每个公民都成为这艘船上的主人,每个人都能够自由地决定自己的命运,并且积极地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去。这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当我们每个人都充满活力地投身于公共生活时,那么,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我们这艘船都会坚不可摧,因为它不再是一个由少数人掌控的大船,而是一个由所有人共同操控的小木筏,它既不会沉没,也不会漂流失散。
这种新型社会秩序,不仅符合现代民主理念,也符合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作为中国这样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大国,其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推进现代化进程,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宝贵机会。如果我们能够继续保持开放的心态,与世界进行深入交流合作,同时加强内部建设,使得我们的制度更加完善,那么未来的路途将无疑光明灿烂。
总之,要想摆脱传统观念中的 “载 船”与 “被 载”的界限,让中国步入持久繁荣之路,就必须让更多的人加入到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来,让他们的声音得到听到,让他们的手脚得到伸展。这不是简单的一句口号或宣言,而是一个需要我们持续努力,不断探索实践的问题。不管前方道路多么崎岖坎坷,只要我们手牵手,一起迈出一步,一切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最终达到共同梦想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