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重点难道载舟覆舟论谬误让社稷归于君王与百姓无关吗

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稳定,都取决于其人民在两个层面上的认同:其一是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即“这是我的国家和民族,我是这个国家民族的一分子”;其二是对国家体制的认同,这不仅仅是对体制的拥护,而且是从根本上认识到“国家的制度保护我的根本权利,因而代表了我的根本利益”。 显然,一个国家中人民的两个认同感越强烈,稳定性就越高。在这样的国家里,尽管可以有经济低迷、高失业率、高犯罪率、贫富差距悬殊、官员贪腐、效率低下、丑闻等种种弊端,也可以有怨声载道、甚至政府因财政拮据而暂时关闭等乱象,但整个社会却能始终保持稳定并依法有效运转,不必担心会发生什么人民起义、大规模颠覆性事件。反之,一个国家中如果两个认同感都很脆弱,则大规模社会动荡与政治危机就很可能爆发。一旦发作,不但要颠覆体制,甚至会撕裂整个国家民族。比如苏联和南斯拉夫,尽管在高压下似乎取得了各民族对 国家及其制度的接受和服从,但是认同却十分脆弱。以致制度一旦松动,便立即天下大乱,政权垮台。

今天看来,这个“载舟覆舟”论是不准确的。其荒谬之处,在于将所谓江山社稷归之于君王,与庶民百姓无关。这意味着庶民百姓们对于“舟”及其体制并没有深刻的情感基础,因此也谈不上他们对这艘船只或这条河流有什么特别的情感纽带。当这些情感纽带被剥离之后,那么明主当朝时人们仍旧能够顺水推舟地支持他,而暴君问政时又能迅速揭竿而起抵抗他的统治。这一切都表明,无论是在拥护还是反抗的情况下,他们都是臣民,是站在船上的水,是用来决定是否让船漂浮或者沉没的人。

当年说过,要打破载舟覆舟恶性循环,就必须找到一种新的方法:“这条新路,就是。”它要求将所有的人一起参与到公共事务中去,让他们共同拥有承担责任和享受成果的一切权力,从而使每个人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人,对这个体系充满信任。而这种全民参与则需要建立在平等自由独立三者的基础上,使得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不可替代的人类个体,而不是传统中的臣属角色。

基于全体公民参与的政体,不仅是一种现代化发展趋势,而且也是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个关键。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已经成功地将中国推上了现代化发展道路。但我们不能忘记,每一步前进都是基于过去经验教训以及不断更新自我适应现实需求所做出的选择。而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看到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持续进行的大型实验,它正在塑造我们的价值观念,同时也正在为未来的世界奠定坚实基础。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当今中国正经历着一次巨大的变革——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并最终走向信息时代。这一变化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生活方式,以及他们对于政治系统与经济体系的地位与作用理解。在这种背景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改革开放,为我们提供了一扇窗口,可以透过它俯瞰那些曾经被认为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如广泛共识下的政策实施,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灵牵绊。

这些变化既影响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我们如何思考关于政治组织形式的问题。如果我们把目光投向那些成功避免内部分裂且持续繁荣昌盛的小国,大多数情况下发现它们并不复杂,但它们确实在某些核心原则上达成了共识,并且坚持这些原则不懈努力,以便维护整合后的单元身份。此外,它们还鼓励并促进公众参与,以增强社区凝聚力,并提高成员之间相互了解及合作能力。

在这个意义上讲,当今中国正走向更为现代化,更为民主化,更为包容性的未来路径。而这一路径虽然充满挑战,但同时也提供了一次独特机会,让我们能够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念,同时探索出一条符合自己时代特征、新世纪条件下的道路。不管未来怎样,我们都应当相信,只要每一个人积极参与其中,将我们的梦想转化成现实,就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