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的稳定,都取决于其人民在两个层面上的认同:对国家民族的认同和对国家体制的认同。两个认同感越强烈,稳定性就越高。在这样的国家里,即便存在经济低迷、高失业率、高犯罪率、贫富差距悬殊等问题,也能始终保持稳定运转,而不易发生大规模社会动荡。
然而,这样的状态并非所有国家都能达成。苏联和南斯拉夫就是例子,他们虽然在高压下取得了各民族对国家及其制度的接受,但认同却十分脆弱,一旦松动,便导致政权垮台和社会分崩离析。
孔子曾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这被奉为治政座右铭,但历史上“载舟覆舟”的周期率未曾打破。这可能是因为将江山社稷归于君王,与百姓无关,因此无法真正得到民心。
因此,要打破“载舟覆舟”恶性循环,就需要将“舟”与“水”合一,将体制变为全体公民共同参与的制度,让人民充分认同而不是仅仅拥护。此即所谓的现代化发展必然趋势,不但满足个体经济独立性,还使人们从不可移动的地方转变为可随身携带知识技能,使得以忠孝仁义为核心理念的臣民价值观被以平等自由独立为核心理念的人类价值观所取代。
改革开放已经成功地推中国向现代化方向前进,而不可逆转的现代化进程必然催生不断高涨公识,并通过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来引导日益规范公民参与,从而加强人民对体制的认同意觉,为长久安宁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