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一年,一个名为卡尔·冯·克劳塞维茨的普鲁士军官因病去世,他留下的不仅是对战争的深刻洞察,也是对军事理论的卓越贡献。克劳塞维茨于1780年出生在一个税务官家庭中,从小就对军事充满热情。他在12岁时便加入了普鲁士军队,在13岁时即参与了与法国的战斗。在随后的生活中,他不断学习和思考,终于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军事思想家。
他曾经参加过多场战役,包括著名的耶拿战役和奥尔施塔特战役。在这些经历中,他深刻认识到传统的军事制度已经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人类战争。因此,他积极地参与并呼吁改革普鲁士军队。在1810年被任命为柏林陆軍大学教官期间,他撰写了《军事训练概论》等著作,并教授王太子关于战争学课程。
然而,当拿破仑大帝发动侵俄战争时,克劳塞维茨感到愤慨而辞去了教职。他投身反抗拿破仑的斗争,并最终帮助推翻了他的帝国。之后,他继续研究和撰写关于战争理论的问题,最终创作出了影响深远的《战争论》。
《战争论》中的核心观点是:"战争是一种工具;它具有不可避免的一系列特性…从主要方面来看, Warfare is its own purpose; it does not need to be thought of in terms of anything else." 这一观点受到列宁等人的高度评价,但同时也受到了批评,因为克劳泽维茨没有将阶级斗争纳入其分析框架之内,因此未能揭示出现代国家间冲突背后更广泛社会经济力量关系的事实。
尽管如此,克劳泽维茨还是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正规化、科学化和系统化研究体系中的先驱者之一。他提出了许多关于交战、战局乃至整个冲突的一些实施原则,如最大限度使用全部力量、集中兵力于主攻方向以及发挥行动突然性、快速性和坚决性等。此外,他还强调精神因素如统帅能力、武德及其民族精神对于决定胜负所起到的作用。但他没有弄清这源自哪些更基础的心理或社会动态,这限制了他的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