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一年,11月16日,普鲁士王国的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因病去世,但他的思想如同一股强大的风潮,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持续地蔓延和发展。让我们追溯一下这位军事鼻祖的足迹,看看他是如何塑造现代战争理论的。
克劳塞维茨出生于1780年,他对军事有着浓厚兴趣,从12岁起就加入了普鲁士军队,并在13岁时便参加了与法国的战斗。在柏林陆军大学深造期间,他展现出了极高的学术能力和勤奋学习态度,很快就被推荐到奥古斯特亲王部队担任副官。
随后,他参与了反法同盟各国与拿破仑军队之间激烈的冲突,最著名的是耶拿战役和奥尔施塔特战役。1806年的失败导致他被俘,但这一经历并未阻碍他的政治抱负。他回到国内后积极参与改革工作,并最终成为了一名将领。
1818年,当他38岁时,被任命为柏林陆軍大學校長,並晉升為將軍,這段時期對於他的學術研究產生了極大的影響。他致力於軍事理論與戰爭史研究,並著作《战争论》等重要著作。
《战争论》中的核心观点是“战争是一个工具”,它具有自身的一系列规律,不应仅仅按照传统或主观意志来进行思考。这一思想对于后来的许多战略家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列宁曾给予高度评价。
然而,作为唯心主义者,克劳塞维茨没有完全认识到战争背后的社会性质和阶级本质。他认为每个时代都应该有其特定的战争,而忽视了经济、社会制度以及阶级斗争对战争发展的影响。此外,他也否定了在军事发展上存在规律性,而认为战争充满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尽管如此,克劳塞维茨仍然是一位开创性的思想家。在西方军事科学中,他提出了多项实施原则,如最大限度使用全部力量、集中兵力于主突方向等。而且,他强调精神因素如统帅才能、武德及民族精神在决定胜负方面所扮演的关键角色,这也是他对现代战略学说的贡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