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进曹营后,为什么没有被重用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增加了徐庶这位谋士的情节,促使其在民间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不过,就《三国志》等正史中的徐庶,实际上则相对简单。在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后,徐庶为了保全母亲,辞别刘备,前往曹营。自此之后,徐庶一度没有什么消息了。那么,问题来了,当诸葛亮北伐曹魏时,为何叹息不已?
一、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将要掳取徐庶的母亲,这让他选择归属曹操,以保全家庭。而随后的几十年里,我们并未有关于他的详细记载。
二、延康元年(220年),曹操去世后,他以“福”之名列入曹丕的劝进表,并在黄初四年(223年)被任命为右中郎将、御史中丞。这份官职虽然显赫,但也只是一个虚职,没有实际权力。
《魏略》记载:逮大和中,即公元230-232年的时间内,由于诸葛亮出陇右边境地区,对于元直和广元所在的地方财富感到惊记,不禁叹道:“魏国真是人才济济啊!为何他们两人都没能得到重用?” 太和二年(228年),当诸葛亮率领第一次北伐时,他仍旧打探着徐庶的情况。听闻他与石韬——郡守典农校尉——这样的官职并不高,在那瞬间,他又一次叹息:“难道说是因为魏国有太多优秀的人才吗?为什么他们不能被重用?”
由此可见,在得知了这些情况后,无疑会引起深层次的思考。一方面,是对好友们遭遇困顿而悲观;另一方面,也包含了一种忧虑,那就是身处强大的国家如魏国,其人材丰富必然增添争夺机会与竞争压力的复杂性。在汉末至三国时代,每个势力都需要大量精英来支持自己的发展,而这一点就直接影响到了那些原本期待能发挥潜力的政治家们。
最后,从蜀汉来说,它最顶尖的谋士包括诸葛亮本人以及早逝的大臣如庞统法正;但是在北伐期间,他们已经不再活跃。而对于盛极一时且强大的曹魏来说,它拥有夏侯氏家族及其他武将,以及文臣陈群司马懿贾诩刘晔等众多智慧卓绝之辈。这自然会成为阻碍任何希望改变局面的努力增加难度,这无疑也让那个时代的人感到忧虑。此外,更深层次地,这些叹息也是对岁月流转变化的一种感慨。当初东汉末年的青春少年,与今日各自独立生活之间,有着不可思议巨大的差距。